【新春走基层】
◎赵晓妮 王祯晗 本报记者 付丽丽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拐子湖气象站——中国仅有的两个沙漠腹地气象观测站之一,自1959年起便静静伫立于此。
春节假期,气象站党支部书记、站长蔡文军都在这里。平时人就不多的拐子湖地区,春节期间只有十来个人留守。气象站算是人员比较多的地方。
早上7时,蔡文军和值守的许延强、吴海涛的第一件事,就是巡检观测仪器。自从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全面自动化后,拐子湖气象站的人工监测频次也从每天8次减少到5次。2022年,站里还新增了毫米波测云仪和自动云量观测仪,灵敏度高。新一轮寒潮横扫之后,北方多地气温刷新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极值,拐子湖的最低气温也降到-27.3℃,蔡文军担心设备线路出问题,好在巡检后发现一切运转正常。
过年前,蔡文军载着年货从额济纳旗驱车两三个小时回到站里。今年春节,他本可以回家跟家人团聚。他说:“还是让年轻人回家过年吧!在拐子湖这地方,谁都想家。”
今年44岁的蔡文军于2005年1月来到拐子湖气象站。虽然从情感上认为“这就是我的家 ”,但蔡文军也承认“家”里的自然条件着实恶劣——在茫茫戈壁中,常年大风呼啸,一年里平均大风次数58次、沙尘暴天数30天,重度干旱、恶劣天气频发。
2010年新婚不久,蔡文军本可以回额济纳旗气象局工作,他却选择了留在拐子湖。2011年,蔡文军回到旗里工作,但8个月后又返回拐子湖,从此再未离开,全身心投入拐子湖气象站建设中。
19年里,蔡文军已经不记得在站里过了多少个春节。今年大年三十早晨,他和值守的同事一起贴上春联,“人虽然少,但对联贴出来,一下子就有了新年的气氛”。“孩子小的时候还总问爸爸啥时候回来,现在也习惯了。”蔡文军说,“不过,始终对家人还是感到亏欠,以后再补吧。”
对拐子湖气象人来说,对家人的亏欠或许可以以后再补,但如果气象数据出现了问题,那是无法弥补的缺憾。如果没有拐子湖气象站,相当于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出现了一个监测空白带。拐子湖气象人获取的珍贵数据一直为生态保护和国家安全提供支撑,他们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共同开展各项风沙课题研究,还为神舟飞船发射任务提供气象保障。
这些数据被拐子湖气象站视若珍宝。为了守护它们,一代代气象人前赴后继,在拐子湖坚守了64年。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环境恶劣,苏木政府搬迁,学校、卫生站、邮局、商店等都撤走了,但气象站却一直坚守在这里。及时准确的数据从拐子湖穿越半个中国汇聚到北京,观测错情率始终为零,报表合格率为100%。
64载的坚持,铸就了代代传承的拐子湖气象人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蔡文军相信,这种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去年,拐子湖气象站党支部被评为阿拉善盟“最强党支部”。今年,他想继续加强支部建设,建设党建品牌,将拐子湖气象站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
等春天来了,还有些日常的准备工作要做。每年开春种菜最难,把育好的菜苗种到地里,如果遇到沙尘暴,时常一棵苗都难留住。“不过我们第二天还会再种,菜苗不仅能改善生活,也是个新希望。”蔡文军说。
不仅是菜苗,在拐子湖气象站里,一年一年,他们都会种下新的树苗,如今这些树已经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