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9日 星期一
完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与战略布局

    ◎陈万思  段黎萍  管春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师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完善卓越工程师科学培养与战略布局,是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现代化强国建设对卓越工程师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传统卓越工程师的“卓越”主要以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为衡量指标。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要求卓越工程师专业能力强,还要求其具备更强的理想信念。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长期且需要坚持的动态过程。卓越工程师应根据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国式现代化卓越工程师,讲求的更多是自我调节与发展,是卓越行为能动性和持续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应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工程不分大小,岗位不分贵贱。一个工程师是否“卓越”,首先要看其能否为人民伟大事业服务。

    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需产业与高校协同

    2018年,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该意见提出,经过5年努力,要有20%以上的工科专业点通过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进入高等工程教育的世界第一方阵前列。作为卓越工程师的重要储备力量,我国高校工科毕业生总量超过世界工科毕业生总数的1/3。然而,高校工科毕业生存在能力素质与产业发展要求不符等问题,亟须产业与高校协同,以产教融合的模式进行培养。

    第一,高校应结合用人市场的需求,建立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高校应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未来行业及发展趋势做好预测,对人才培养进行超前调整、长远布局。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聚焦服务人类未来发展需求,提出“STEP”进阶式科研育人项目,培养具有创新潜力的卓越工程师。

    第二,分层次、划区域,协同产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卓越工程师。不同产业对卓越工程师的要求不同,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先合理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再相互协调合作。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可以聚焦新兴学科,致力于“少而精”式的复合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工科类高校要在工程创新中体现主体地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到“广而强”式的教育,培养全才型卓越工程师。行业型高校对于所属产业升级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可在相关学科做到“专而深”式的教育,培养行业型卓越工程师。地方性高校要在区域行业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也不容小觑,如浙江科技学院以中德合作培养的模式,打造出同时具备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围绕科技创新总体布局细化卓越工程师培养

    培养卓越工程师,在时间上可紧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未来可在前沿交叉领域形成领跑型、开拓型兼具的卓越工程师队伍,着力打造“塔尖”更尖、“塔身”更强、“塔基”更实的卓越工程师人才结构。

    空间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可依据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相关部署,基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布局进一步细化。

    第一,依托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头雁”,建设卓越工程师人才高地,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根据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拥有21个百大科技集群,首次赶上美国,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分别位列第2、3、6位,是中国的“领头雁”。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避免短期主义、重复建设,应保证“领头雁”在卓越工程师战略布局中的示范引领效应。三地角色相同,作用上却要体现差异化定位、互补化发展。

    第二,在中心城市、集群城市加快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化设施布局和建设,发挥“雁群活力”。除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这三只“领头雁”外,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里中国还有18个百大科技集群。它们可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试点,围绕三只“领头雁”形成多层级“雁阵”,实现资源联动、区域人才流动与技术共享。

    第三,加强核心技术产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跟着产业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产业聚集区,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战略性任务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研发平台,培养“产才融合”的卓越工程师。

    (陈万思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段黎萍系科技部人才中心研究员,管春杰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