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大食物观引领,让百姓吃得更好
——农业科研院所负责人谈践行大食物观

    吕 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以人民为中心,在食物安全领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面向未来,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把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对于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世界已经形成了互相关联的全球食物体系,各国都把保障本国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后疫情时代,人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食品安全、农业绿色转型、气候变化的挑战。2022年5月4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中显示,2021年有53个国家和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比2020年增加近4000万人,创历史新高。

    随着农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我国农业总体安全受国际贸易冲击的风险也在加大,未来全球食物供给竞争必将更加激烈。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食品价格将处在高位运行,对我国国内食物供给将造成冲击。

    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树立大食物观,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和重要农产品供应链主动权,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食物发展新格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以大食物观为引领,提升食物安全自主保障水平。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减少对进口食物的依赖,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发展立足自身的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够有效化解压力、应对粮食问题,让中国人端牢、端好中国饭碗。要将我国多元化的资源禀赋优势、食物生产模式、政策管理制度、科技研发力量,汇聚形成多元化食物供给的合力。

    以大食物观为引领,促进食品科技自立自强。保障食物供给,我国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加快补足相关技术和产业短板,加强食物生产方式的创新。根据我国耕地、林地、海洋、湖泊和草地资源现状,开发出新的食物资源与食物品种,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开发地域性与功能性食物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除此之外,在保证传统农业产能的前提下,加大合成生物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技术的研发力度,抢占科技前沿高地,加快推进人造食用蛋白、人造食用碳水化合物、人造食用油脂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推动新食物制造业态的形成。

    以大食物观为引领,推动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近1/5的人口,我国的食物供求关系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想把中国饭碗端稳、端牢,就需要变革生产方式,把着眼点从耕地转向全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在面向整个国土资源进行多途径开发的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食物资源开发和农业生产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鼓励人们形成更健康的饮食结构,减少食物浪费。

    以大食物观为引领,推动食物系统向营养健康方向转型。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消费结构和膳食偏好发生了质的转型。从强调消费足够主粮的“吃得饱”阶段,发展到主粮消费减少、肉蛋奶等蛋白质消费上升的“吃得好”阶段,再到今天重视食品安全、追求食物多样化的“吃得健康”新阶段。未来,我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将不断加速,对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重要营养素的需求也将快速增加。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强健康教育、膳食习惯培养,推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落地,倡导“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以大食物观为引领,推动全球食物生产系统变革。如今,全球人口已经超过80亿,食物安全依然是全球面临的挑战,我国构建的可持续食物系统将惠及全球。

    总而言之,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既是中国饭碗越端越稳、越端越牢的坚实保障,也是中国人民越吃越好的现实要求,同时这一理念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