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 星期四
进博会溢出效应明显 “首发首展”成标配

    ◎王 旗  本报记者 王 春

    进入进博会时间的“四叶草”,即将迎来闭幕的高光时刻。5年来,进博会成为全球创新产品和前沿科技的最佳首发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无论是多次参展的跨国企业,还是崭露头角的“专精特新”企业,“首发首展”已成为参展标配。提供创新服务,赋能千万中小企业,激活供应链,也正成为进博会重要的展示内容。

    跨国企业加速拥抱中国市场

    参展跨国企业中,有众多医疗企业迎来了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纪念日。今年是赛默飞正式进入中国40周年,也是其连续5次参展进博会。“进博会连续5届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超大市场规模,也进一步坚定了赛默飞‘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决心。”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表示,赛默飞在现场展示的70余款产品中,逾20款2022年上市的新品闪耀亮相,其中更是包含2款亚洲首发、8款中国首发的重磅新品。

    作为连续4届参展的波士顿科学,“本土化战略”的两项成果首度亮相,其中针对中国高发的甲状腺结节,波士顿科学的中国研发团队研发出一款消融器械——“融翼”一次性使用射频消融电极。这是波士顿科学首款真正意义上中国研发、中国生产的医疗器械。

    “我们借助进博会的国际合作平台效应,不断扩大本土朋友圈,嵌入国内医疗健康生态链,推动全球创新成果快步走向中国市场。”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表示。

    “专精特新”激发无限可能

    除了已在国内市场深耕多年、连续多届参展的龙头企业,本届进博会同样迎来了一些“新面孔”。对于“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中小企业,进博会更是一个展现技术创新实力的绝佳舞台。

    在北京馆,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柏惠维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带自主研发的新一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亮相进博会。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国内首款脑出血手术机器人,实现了核心部件国产化,突破了国内手术机器人领域被国外核心部件限制的被动局面,强调产品的自动化、易用性和标准化,定位精度误差达亚毫米级别。从2019年起,脑出血手术机器人已顺利辅助完成多台5G远程手术。

    在创新孵化专区,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汽车等领域的150多家初创企业集中展示。德国、丹麦、新西兰等国组织众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展。其中,全球领先的科技材料也在本届进博会创新孵化消费品展区展出。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德国功能性面料展平台的签约企业之一——北京叠加态技术有限公司也展示了其最新成果。该公司首席科学家钟飞鹏介绍,叠加态材料是在全球首次研发成功的纳米闭孔“柔性”绝热保温新材料,拥有3项世界首次实现的技术。这种材料具有极低的导热率和良好的透湿性,已被众多国内外品牌批量应用于冬季防寒服装和家纺被芯领域。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把叠加态材料应用到室外观赛的热保障中;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亦将材料应用到极寒环境的保温中。“今年进博会首日,全球用户对新技术、新材料需求激增,当天就签下3个合作意向,成交额超过1500万元。”钟飞鹏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