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9日 星期二
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农田上崛起“科创地标”
◎侯树文 本报记者 王 春

    【标杆看变迁】

    张江在原有产业的土壤上,伸出无数个垂直细分领域的枝蔓,又不断向上生长,攀登科技研发的高峰。要在这里形成一片“热带雨林”就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这就是张江创新生态“集中度和显示度”下产生的万有引力。张江科学城将以更优质的服务助力科创企业逐梦未来,逐鹿全球。

    今年恰逢张江科学城诞生30周年。浦东“东大门”张江科学城,像一颗不停跳动的“心脏”,为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基础策源提供着不竭动力。从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到1999年“聚焦张江”战略,再到2017年张江科学城规划出炉,220平方公里的地理面积上崛起一座象征着探索和创新的图腾之城。张江科学城也是令科技工作者热血澎湃的地方。

    一群拓荒者、建设者风雨兼程,共守一份初心:这里是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即将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想”的科学城。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彭崧于2009年来到张江。从金桥保税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之间的一次“偶然”相连,到2号线张江高科地铁站的延伸,再到生物医药等产业的产业奠基……在他的视角下,张江科学城在一片农田上走过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20世纪90年代初,张江还是阡陌农田,只有鸡鸣狗吠、虫鸣蛙声,没有一丝科技的气息。“草比人高,狗比人多”是当时张江的真实写照。1999年上海市政府启动“聚焦张江”战略,采取了一系列规划措施支持张江,变化可谓日新月异。2005年,2号线地铁从龙阳路延伸到张江高科,浦东开发开放的毛细血管也随之延伸到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以园区命名的地铁站这是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彭崧说。

    于是,回国创业的留学生多了,研发类的机构多了。2003年,上海药物所张江新址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第一家整建制搬迁至张江的国家级生物医药核心研究机构;作为大陆第一台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于2004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2009年4月29日竣工;2008年9月,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2013年,上海科技大学在张江建成……这些基础研发力量的相继组建,真正为这里注入了高科技研发的元素。

    生物医药等产业是新兴科技领域十年磨一剑、动辄投资上亿的“硬骨头”,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更是一张“冷板凳”,但这都代表了国家战略赋予张江的使命。“现在来看张江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实现国家战略。也只有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张江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彭崧说。

    又一个10年过去,当年的张江科技园区由“园”转“城”,成为张江科学城。2015年开始,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张江成为核心承载区。2016年,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2017年,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同筹建张江实验室,上海光源集聚的大科学装置集群成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引擎。

    彭崧也从十年前一个星期到张江一两次,到如今每天关注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浦东六大“硬核”产业与张江科学城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如今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上海全市比重近1/3。

    “坐了三十年‘冷板凳’,张江的生物医药等产业终于熬出头,看到了曙光。这也是前辈们厚植创新土壤的必然结果。”张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说。

    作为新一代建设者,袁涛在这里继承前人的创新传统,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下,率先树起人工智能、细胞治疗、机器人的产业大旗,通过聚焦打造世界前沿产业高地,进一步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让相互独立分散产业空间,聚沙成塔、血脉相连,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从三十年前的软件信息,到现在的人工智能;从生物医药到医疗器械,再到如今的五医(医药、医械、医疗、医学、医养)融合……张江在原有产业的土壤上,伸出无数个垂直细分领域的枝蔓,又不断向上生长,攀登科技研发的高峰。要在这里形成一片“热带雨林”就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这就是张江创新生态“集中度和显示度”下产生的万有引力。张江科学城将以更优质的服务助力科创企业逐梦未来,逐鹿全球。

    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奇迹。30多年沧桑巨变,浦东开发开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张江30年默默耕耘,在曾经的农田和芦苇荡上崛起了中国的“科创地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