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7日 星期四
刘惠春:精印“国家名片”的人

【匠心追梦人】

◎新华社记者 吴 雨

    钞票有“国家名片”之称。为国家印制“名片”,是何种体验?

    作为我国印钞造币行业首位行业级技师,刘惠春在外人看来分外神秘的印钞车间耕耘了30多年。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成长为行业佼佼者,他见证了人民币印制日益精良的过程,感受着浓缩在方寸之间的国家自信。

    北京印钞有限公司敞亮的车间里,印钞机隆隆作响,不停地吞吐着纸张,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油墨味……乍一看,刘惠春的工作之地和普通印刷车间没什么区别,但随着国徽、面额、图案在纸张上渐次显现,让人无法忽视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一张钞票的印制,需要经过胶印、凹印、丝网印等多个环节,且每一环都离不开人机配合作业。“想开好印钞机,要做有心人,肯下笨功夫。”这是刘惠春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

    回忆起初次见到印钞机的情景,刘惠春感慨良多:“没想到印钞机个头那么大、结构那么复杂,当时看着熟练操作机器的老师傅,我就立下志向,决心总有一天也要把这些大家伙收拾得服服帖帖。”

    从此,如何提升印制效率、降低作废率,成为刘惠春常常思考的问题。他有个习惯,不琢磨清楚问题不回家,有时周末机器歇了他也不歇。

    渐渐地,刘惠春能够很快找到问题设备的症结,调试出适合新机器的参数……他经手的机器变得十分“听话”,效率明显提高,耗材大幅减少。刘惠春开始频繁地被从“驯好”的机器上“请”下来,去“调教”有问题的机器,成了名副其实的“驯机”高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2年,北钞把学习光彩光变印刷技术的任务交给了他。刘惠春非常珍视这次学习机会,学习期间几乎没离开过培训中心。持续高强度的学习让他在短时间掌握了这门新技术,并顺利在全行业推广。

    很快,光彩光变防伪技术先后在多种纪念钞上成功应用,并呈现于新版第五套人民币上。只要变换观察角度,就可以看到人民币的面额数字上有一条亮光带上下滚动,这种更易于公众识别的技术,让“中国名片”的防伪性更上一层楼。

    “印刷技术手段和操作工艺都在飞速发展,现代工人不能只停留在机器操作层面,必须不断学习、自我提升。”刘惠春说。

    随着印钞技术不断发展,印钞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人们手中的放大镜逐渐替换成了电脑监视屏。面对构造日益复杂的印钞机,“驯机”高手也需要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刘惠春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印刷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知识,拜公司质量技术专家为师,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

    刘惠春认为,“中国名片”日臻精美的背后是综合国力的腾飞,浓缩着国家自信。他很庆幸自己赶上印钞产业高速发展时期,能在平凡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才能。

    澳门币、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澳门生肖纪念钞、中国航天纪念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技术工人,刘惠春频繁地参与到钞票的研究与设计中。在以刘惠春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带领着团队优化设备操作、解决生产难题,为印钞行业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我希望以自身经验告诉技工岗位的年轻人,技术工人不再只是‘苦、脏、累’的代名词,而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刘惠春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