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6日 星期二
法国大选,马克龙胜出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宏策
根据法国多家媒体4月24日晚公布的出口民调结果,现任总统马克龙在当天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得票率领先于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获得连任。图为人们参加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的庆祝集会。
新华社记者
高静摄

    【今日视点】

    4月24日,法国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马克龙以约58%的得票率击败极右候选人勒庞,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9任总统。

    结果揭晓,法国并未上演“黑天鹅”。面对曾以退出欧元乃至脱欧为目标的勒庞,极力推动欧盟战略自主的马克龙胜选,这让紧张的欧洲邻国松了一口气。意大利总理德拉吉称马克龙胜选是“整个欧洲的好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称选举结果“是支持欧洲的强烈信号”,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直呼这是“欧洲的胜利”,在欧洲各国领导的祝贺声中,欧元也应声走强。

    英国脱欧的记忆历历在目,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风雨飘摇中欧盟能否稳定前行,马克龙的胜选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压舱石。但对于越来越不可预测的未来,马克龙将面临多重挑战。

    分歧加剧,走向两个极端

    马克龙下个五年的首个挑战是如何弥合国内分歧,团结多数,避免走向极端。

    2017年,马克龙曾承诺“尽一切努力”,以便“不再有任何理由投票支持极端”。五年后的总统大选首轮投票,近十分之六的法国人投票支持可以被描述为极端主义、民粹主义、反体制的政党候选人,极右三名候选人共获得三分之一选民的支持,极左也收获近四分之一选票。

    首轮选举中,历史上长期执政的左翼和右翼政党近乎分崩离析,共和党仅获得4.8%选票,社会党则只有1.7%。法国媒体分析认为,法国政坛正经历解构和重构,已经步入新时代,正逐渐由左右分野转向上下断层。传统的左右政党能够从集体角度出发提出具体改革要求,并为争端提供平和的政治解决手段。但上下断层本质上是社会阶层分化,这种冲突在本质上更难以妥协。

    在第二轮和极右的“决斗”中,马克龙虽然取得连任,但这份胜利却来之不易,对于老对手,曾经碾压的气势已经不在。马克龙的得票率较五年前大幅缩水,同时弃票率高达约30%,是自196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并有超过6%的选票是白票或无效选票。马克龙在民众中的信任度持续降低,其获得的选票有相当一部分得益于“害怕勒庞”当选。

    勒庞的得票率由2017年的33.9%蹿升至42%。如果五年后勒庞再次参选,其距离50%的胜利关口仅有8%的差距。在落败演讲中,勒庞说,“我们所代表的想法正在达到新的高度。选举结果本身就代表了一场响亮的胜利”。

    选举过后,勒庞和其他政党已将目光转向一个多月之后的立法选举,以争取获得国民议会的更多席位。在极左、极右夹击之下,马克龙能否左右逢源保持议会多数将面临艰巨挑战,其能否实现国内改革也将面临妥协压力。

    经济低迷,亟待改革创新

    法国《费加罗报》社论疾呼,“法国从未如此强烈地需要改革!”马克龙连任的第二大挑战是如何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推进改革,重振法国经济。

    法国长期经济低迷,疫情和俄乌冲突又带来重大打击,法国的公共财政赤字不断上升,能源和军事支出增加,通货膨胀上升。购买力下降成为大选期间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马克龙和勒庞都“慷慨承诺”,通过减税和增加资金赢得更多支持,但这些举措无益于解决法国面临的困境。

    对于重振经济,改革能够增加生产力,创新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马克龙一方面提出要改革养老金,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工作时长和就业等改革措施;另一方面押注于法国的科技创新,通过法国2030投资计划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在重要领域开展创新。

    马克龙重视科技对于提升法国竞争力的核心作用,在其竞选纲领中,马克龙将在新任期内大力支持新型民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数字领域主张打造欧洲“元宇宙”,高等教育和研究方面要加强大学自主权,以“达到最佳国际标准”,以及将研究机构“定位为战略部门”,以“继续培养最好的人才”,并吸引“最好的国际人才”。

    回顾马克龙执政的五年,经历了“黄马甲”、巴黎圣母院大火、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导致其在国内改革方面“半途而废”。马克龙给法国民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是有能力抵御危机,而不是改革国家。

    即将开启的第二个任期虽然荆棘丛生,但马克龙必须团结民众力量,重拾改革勇气。因为,模棱两可和无所作为将可能让下一个五年成为极右胜利的垫脚石而载入史册。

    历史上,无论是戴高乐,还是之后取得连任的密特朗和希拉克,都没能在第二个任期留下不朽的成绩。马克龙有责任抵御这个“魔咒”。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