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1日 星期一
推动共同富裕,基础教育要下好“先手棋”

【观点热搜】

◎周志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基础是富裕,关键是共享,重点是缩小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基础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基础教育发展的进程、成效,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共同富裕的进程、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基础教育要优先发展,下好推动共同富裕的“先手棋”,厚植强国富民之基。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培养靠教育。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基础教育通过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在推动共同富裕中既能做大蛋糕,也能切好蛋糕。一方面,有助于迅速将我国的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差距。

    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基础教育是一种普惠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看,基础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特征。这两个方面,就决定了基础教育要优先发展,并且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正在为解决“上好学”问题而努力探索,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不断健全的基础教育政策支撑体系,不断优化的基础教育发展生态,不断提高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等,都是推动这一进程的有利因素,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还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具体而言,校际发展差距还较大,城乡发展还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基础教育育人水平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等。这些问题既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限制了教育现代化对国家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支撑作用,要予以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推动解决。

    筑牢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教育基石

    现在,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亟须筑牢基础教育的基石,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提供发展机会,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持续推进教育公平。公平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两大主题之一。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机会和资源配置规则上。建议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推动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向普及、均衡方向发展,并择机适时纳入义务教育免费范围,保障好随迁子女平等接受基础教育。加强前瞻性研究,基于常住人口的数量、特征和分布,形成对师资、学位和学校等的全方位科学预判,提早谋划各类学校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同时,还要及时将基础教育发展内容纳入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实现基础教育和共同富裕的有机协调。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优秀的教师方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激励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是两个主要途径。激励优者从教,重点要把好“入口关”,创新招聘方式、优化教师结构,将有师德师范和学科专业造诣的毕业生及时纳入到教师队伍,实现给每个学校配备优秀的管理团队及教师的目标。保障教者从优,一方面要抓住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落实各类教师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还需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激发办学活力。

    三是完善教育评价机制。教育评价机制发挥着指挥棒作用,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办学效果。完善基础教育评价机制的目的是,坚决纠正唯分数、唯升学的导向,避免以分数贴标签、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缓解基础教育焦虑。要聚焦基础教育各学段特点,不断优化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式,“五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深化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试点,完善教育考核机制和招生录用制度,及时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还要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优化就业环境,提升家庭的教育能力等。

    四是发挥信息化引领作用。数字经济时代下,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应用大有作为,能够极大地增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特别要突出源头、标准和应用三个关键环节。抓源头,就是要多方汇集优质教育资源,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教学内容。强标准,就是要加大信息化学校和教室升级力度,在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室教学设备等配置方面尽力实现高标准,满足开展教育活动的硬件需要。广应用,就是要强化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在课堂教学、教育评价、课后服务和教学管理等教育全过程丰富信息化应用场景。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