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08日 星期五
不忘初心使命 接续创新征程
——科学家精神述评(下)
◎实习记者 王 烁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科学家是称谓,也是精神航标。

    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踊跃投入到发展新中国科技的事业中。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照亮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天空。他们因成就而闪耀,因精神而永恒。

    爱国、奉献,报国是他们的理想

    20世纪40—50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优越的科研条件,历尽艰辛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在深山大漠用最简陋的工具搞科研。

    “娃娃博士”邓稼先带着理论设计队伍用4台手摇计算机日夜运算;金属物理学家陈能宽带领攻关小组冒着生命危险手工搅拌浇铸炸药部件……还有许多科技工作者,靠着一把老虎钳、两把锉刀、几张铝皮、几张三合板、十几支蜡烛和几把手电筒,开始了火箭、卫星雏形的设计与研制。

    从事“两弹一星”事业的“核司令”程开甲曾说:“如果我不回来,绝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幸福,因为我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着。”

    时光如白驹过隙,2009年,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的回国并没有引起多少波澜,连经常接送他的出租车司机也不知道,这个总是赶时间的人用短短几年时间让中国深探事业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他总是这样教导学生:“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今天,“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奉献,让理想照进了现实。

    协同、创新,不负人民的期待

    疟疾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传染病之一。青蒿素的发现,印证着保卫人类生命健康的中国贡献。

    1971年,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当她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时,她把荣誉归结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认可。”

    青蒿素闻名世界背后,是科研规模堪比两弹一星的“523”计划——全国60多家科研机构、3000多名科研人员先后参与,历经13年艰苦奋斗。1978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认定“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研制新冠肺炎疫苗、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保卫粮食安全、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越来越多的领域中,科技工作者们在回应时代需要中协同、创新,为社会进步贡献着力量。

    求实、育人,雏凤清于老凤声

    没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可能攀上科学的高峰,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也同样看不到更远处的风景。

    2021年5月22日,吴孟超永远离开了。从医70年,这位把16000多名病人拉出死亡线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给世人留下了我国肝脏外科队伍的一支中坚力量。他的学生有的成了院士,有的正奋战在临床一线。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有两个肩膀,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 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后来者念及科学家们的名字,那是对工程技术“一点也不能马虎”的彭士禄,是嘱托年轻人“要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的周光召,是勉励年轻人要有独立的思想、看法的吴文俊……

    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中国科技正在从跟跑、并跑向着领跑前进;明天,中国科技的未来在哪里?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