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
找到“北京人”的小说家
◎刘为民

大师往事

    发现周口店“北京猿人头盖骨”的著名古生物学家裴文中,是鲁迅当年非常欣赏的五四文坛新秀。他说自己“作过作家梦,但家里不富裕,上大学只能上不要学费的地质系”,在北大求学期间,他经常去听鲁迅、钱玄同等新文化大师的课,因此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并受到浓郁学术氛围的影响。当时的裴文中由于父亲失去工作,家庭无力供养他读书,只好利用课余时间兼职代课,并投稿挣稿费来维持生活。这期间,他在《晨报副刊》发表的小说《戎马声中》和散文《走过W学校门口》以及《平民文学的研究》等,得到了文坛、学界尤其是鲁迅先生的好评。

    鲁迅很重视裴文中《戎马声中》这篇小说,并与《狂人日记》一起收录进1935年鲁迅亲自编选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中,成为现代经典。鲁迅在该书序言里评价“那《戎马声中》却拉杂的记下了游学的青年为了炮火下的故乡和父母而惊魂不定的实感”,称赞裴文中的小说为五四“乡土文学”创作的名篇。

    散文《走过W学校的门口》,是裴文中为纪念上海“五卅惨案”而作,表达了仇恨列强侵华,激励国人奋斗的强烈爱国情怀。

    从这两篇代表性作品可以看出:裴文中的梦想不仅仅是当作家,他忧虑苦难中的家国民众,并怀抱拯救中华的社会理想。早在师范读书时,他经历了五四运动的精神洗礼,后来在北大更是受到李大钊等人的影响,理论信仰越来越接近马克思主义。

    1927年裴文中毕业后,流落北平,穷困已极,就去远郊周口店顶替工人劳动,同时担任专家助手,管理考古发掘工地的杂务,并开始学习古脊椎动物化石的鉴定和考古知识。在发掘现场1年多来,裴文中夜以继日,硬是把英文版的《古生物学》读完,在专家辅导下入了古脊椎动物鉴定的门。后来,专家们相继离开周口店,发掘工作全部交给裴文中。25岁的裴文中说“山中顿觉岑寂,而过起孤独的生活。那时……又遇到第五层的下部,坚硬异常,我们如何的崩炸,都不见效,因之觉得山中工作颇有‘鸡肋’之感”。正在这时,发掘现场发现一个小洞口——就是著名的猿人洞。当时裴文中不知洞的深浅,他和工人系了绳子下到洞底发现化石很多,于是决定不顾天气寒冷继续挖掘。就在第二天——1929年12月2日的下午4点多,裴文中发现了举世震惊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之后,他又发现了山顶洞旧石器时代晚期用火遗迹等丰富的人类化石遗存,并根据考古学要求大胆改进了发掘方法,得到学界的公认与好评。很快,他站在新闻媒体面前,怀抱着 “北京猿人头盖骨”,可惜摄影者按下快门时,竟然忽视了裴文中的面容。

    1935年,裴文中赴法国巴黎人类古生物学研究所和巴黎大学动力地质研究所深造。令人钦佩的是,他在1个月内学会了法语,其后1年半用法文完成了《论史前石器和假石器》的博士论文。1937年抗战爆发,他回到沦陷后的北平,在位于协和医学院内的新生代研究室工作,写出许多专著和论文。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北平全部沦陷,裴文中彻底失业了;最令人痛心的是他在周口店发掘的所有猿人化石——包括5个猿人头盖骨——在运往美国的过程中不知去向。直到解放后的1966年,裴文中年过花甲再次主持对周口店的发掘,竟又发现一个“头盖骨”,并且“同1934年发现的模型拼对,竟然是同一个个体”。

    (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