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0日 星期三
代表委员谈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⑥
治理黑土地更要打好“科技牌”
本报记者 杨 仑

    东北白山黑水间,沃野千里的黑土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两土二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黑土地既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安居乐业的依靠,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生态屏障。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日益加剧,肥沃的黑土资源大量流失,使得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极大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如何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几位参会的代表、委员,听听他们关于保护黑土地的声音。

    加大投入 治理黑土地水土流失

    “黑土地是我国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压器’。黑土地保护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李和跃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黑土是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东北黑土区位于松辽流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的246个县(市、区、旗),总面积108.75万平方千米,占松辽流域总土地面积的87.9%。同时,东北黑土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1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420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3%,粮食商品化率达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和水利普查成果,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黑土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19年监测成果显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21.87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2.28亿亩,占区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9.6%;黑土地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地耕地总面积的近一半、超过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侵蚀沟是蚕食黑土层、破坏耕地的“凶手”。侵蚀沟不仅会降低土地利用率,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各类灾害频发,降低粮食产量。而据李和跃介绍,东北黑土区现有长度100米以上的侵蚀沟29.17万条,其中处于发展阶段的侵蚀沟26.22万条。

    李和跃表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在水土流失治理上的投资较之前有明显增加,但治理面积与侵蚀沟数量、实际水土流失状况,以及投资的规模与需要的投资数量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即使按最低标准测算,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需要的总投资也要超过千亿元。因此国家仍需加大投资强度,满足黑土地保护的需要”。

    用科技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现在这土地,用脚往上一踩,会感觉越来越暄,不像以前硬得硌脚。”吉林省梨树县帮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翟建说,“蚯蚓变多了,地更有劲了,多亏了科学家们的新技术,‘捏把泥土冒油花’的黑土地又回来了。”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黄建盛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做大会发言时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17连丰,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还没有改变。只有坚持发展现代农业,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护耕地、振兴种业、调动种粮积极性、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才能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黄建盛建议,把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由试点变为全面覆盖;加强耕地质量科学创新,为耕地合理利用和地力提升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通过秸秆还田、轮作休耕等措施保护黑土,永续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并了解黑土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去年7月,关义新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保护黑土地的“梨树模式”。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简单来说,“梨树模式”就是在东北地区秸秆全量覆盖地表还田,免耕播种,达到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土壤肥力、减少土壤耕作、节约成本等多种功效为一体的农业种植技术模式。200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沈阳应用生态所、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院所以及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创建了这一模式。

    十多年来,无数科研工作者奋斗在保护黑土地的第一线,关义新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开始推广免耕播种技术,科研人员从免耕播种机开始研发,用时半年就研发出第一台样机,填补了东北地区免耕播种机的空白。宽窄行秸秆覆盖免耕技术、条带旋耕还田技术以及配套的耕作技术、农机具……一次次遇到问题,一次次在科研上突破瓶颈、攻克难关。

    “最高兴的还是出苗的时候。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发现利用玉米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蓄水保墒,增强风沙区的抗旱能力,最终出苗率提升了6%—8%。”关义新说,“农民看到新技术让苗出得又好又壮,自然而然地也加入了保护黑土地的行列中。”

    黑土地保护仍然在继续,“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因地制宜解决推广中面临的问题,把相关领域最新的技术与黑土地保护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集成化的技术体系,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关义新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