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长江禁捕工作专班将“三无”渔船起吊上岸,运到指定位置集中拆除。视觉中国供图 |
热点追踪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当前,一场旨在保护与修复母亲河生态的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正在进行。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根据中央总体部署,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经按期实现全面禁捕,明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目前,各地已累计退捕渔船近8万艘,渔民近10万人,上海、江西、云南等省市已提前完成退捕或将退捕渔船提前封存。”近日,在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
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但是目前,各省(市)工作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在建档立卡、渔船退捕处置、渔民转产安置、执法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地方非法捕捞问题还较为突出,出现了团伙化、链条化苗头,按期完成任务面临很大压力。”于康震说,“当前,受经济科技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许多影响长江生态环境的因素在短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有的还将长期存在。”
那么,科技如何在禁渔及长江保护中发挥支撑作用?
“一是发挥执法监管辅助功能,起到替代人工的作用,这就像道路上的监控探头,可以有效对违规行为进行记录,不需要那么多执法人员到现场执法一样。二是起到基础资料收集的作用,利用相关技术收集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本底资料,比如河流实时的水文和水质信息,还有江豚等水生生物的迁徙活动情况等,这些资料对于水生生物保护的相关研究工作至关重要。”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资源养护处处长罗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