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
车彦东: 守住国门第一道防疫关卡
本报记者 矫 阳

    周二有约

    3月23日,根据新冠肺炎防控转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形势,民航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始发客运航班均须从12个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这一天,车彦东略带疲惫的脸上露出些许轻松。

    身为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应急业务经理,在这场跟疫情抢时间的战争中,车彦东与同事已经紧张战斗了70多天,他牵头制定的《首都机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方案》,被誉为是这场国门防疫战的第一道屏障。

    “这套方案详尽、完备且便于操作,让各岗位的防疫工作落实都有据可查。”一位一线安全员说,从筛查、隔离到转运,每个流程都能做到无缝衔接、科学有效。

    这份应急预案在短短两个多月内不断调整。“应急预案是守护国门的第一道关隘,缺失了就会导致工作无法运转,再急再难也要在第一时间拿出高质量的方案。”车彦东说。

    车彦东所在的首都机场运行控制中心,是首都机场的“中枢大脑”,汇集了机场方方面面的运行信息。在这里,车彦东主要负责协调处置首都机场所有应急和突发事件。2006年,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车彦东加入首都机场运行控制中心,不知不觉已14年,经过多年的业务实践,好学肯干的车彦东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应急业务负责人。

    正是14年的历练,使车彦东对所有应急突发事件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1月10日,在获悉武汉新冠肺炎有扩散苗头时,车彦东就会同相关部门,用一周时间先行准备了一份应急预案,对武汉至北京的航班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与所有人一样,车彦东没有料到,疫情的发展如此凶猛迅速。刚做好防控武汉—北京航班的应急方案,不到两天,防控形势就陡然变得严峻起来,疫情从整个湖北省扩散到了全国。

    一切都太突然。“那时正逢春运,首都机场日均进出港旅客二十多万,仅是体温检测一项如何实施就面临重重困难。”车彦东说,国际进出港常备有测温设施,而在当时国内进出港却没有。

    必须尽快拿出一个科学可行的防控方案。

    自1月25日接到任务后,连续几个通宵,车彦东认真研究了17年前首都机场乃至全国各界抗击SARS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并以此为基础,仅用3天就梳理出一份《首都机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方案》。

    为了让方案更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实施,车彦东和同事硬是在一天内走遍了三座航站楼所有的旅客路径,不留一处死角。

    国内航班旅客到达首都机场后,会通过不同的廊桥通道进入航站楼,大面积配置测温设备既是浪费,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如何做出一个经济、安全、可行的方案?走遍航站楼后,车彦东与同事想出了在旅客聚集较多、同时也是到达必经路线的行李提取大厅开展体温集中检测,受到了机场方方面面的好评。

    1月29日,方案初稿形成后,从定稿再到次日正式实施仅用了6个小时!那天,车彦东在办公室又熬了一个通宵,而平时做这样的应急预案,从形成正式方案到最后实施,最快都需要半个月。

    防控方案的及时发布,为首都机场第一阶段应对国内疫情把住了第一道关口。

    国内疫情刚控制住,国际疫情的蔓延又来势汹汹。外防输入迫在眉睫。从3月3日起,车彦东与同事又紧急动员起来,在上级领导的部署下,结合形势变化又依次发布了《首都机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点地区来京旅客临时安置区处置程序》等,让入境的疫情苗头止步于国门第一道关口。

    4月1日当天,首都机场起降航班349班,运送旅客近两万人次。“虽然国际航班暂时分流到附近省份机场,但我们仍不敢有丝毫懈怠。”车彦东又开始奔忙“内防反弹”相关事宜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