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7日 星期四
从渤海之畔到泰山脚下,探索多种模式
山东科技扶贫办法总比困难多
依托科研项目的实施,山东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中心把收益较高、劳动强度较低的科研种养试验交给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贫困户承担,帮助后者脱贫致富。图为山东省东平县梯门镇西柿子园村扶贫基地现场。
王延斌摄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李才林

    面向山东全省公开发布的79个品种和42项实用技术;330多人的科技扶贫专家团,对接114个扶贫载体,帮扶1036个贫困户,通过科技扶贫重点县帮扶贫困户15483户。

    科技扶贫是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院所的使命之一。

    “建立了330多人的科技扶贫专家团,遴选、集成了79个品种和42项实用技术面向山东全省公开发布;对接114个扶贫载体,帮扶1036个贫困户,通过科技扶贫重点县帮扶贫困户15483户。”这些数字,透露出山东省农科院这两年的努力,也被提交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案头上。

    成绩单背后,是一群科技人员探索不一样的科技扶贫模式,将科研成果种到田间地头的种种努力。

    对科研院所来说,科技成果如何落地生根?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认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积极探索科技扶贫新模式。除了新品种新技术扶贫模式、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之外,还摸索出科技成果入股扶贫模式、科研试验扶贫模式、科研人才帮扶模式。

    万书波说:“不论何种模式,能帮助农民兄弟脱贫致富就是好模式。”

    从“编外员工”到“鸡苗股东” 贫困户拥有了多重角色

    每隔一段时间,山东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中心科研人员都要到120公里之外的泰安市梯门镇西柿子园村转一转,那里有他们放心不下的贫困户。

    位于泰安市相对偏僻的梯门镇是优质粮食、果品、畜产品的基地乡镇,这里的种植、林果、畜牧三业比较发达,但一部分人却还是没能跟上致富的“大部队”。资源中心主要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与研究工作,每年都要开展大量的科研实验。

    他们的做法是依托自身技术、人才优势,针对扶贫点的具体情况,“缺什么补什么”。

    在西柿子园村,部分因病致贫的家庭,劳动能力差。该中心便把易操作、用工量少的杂粮品种资源繁育工作交给当地,指定这部分贫困户接手。让后者参与科研实验,成为“编外员工”,一方面可以让贫困户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另一方面,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贫困户向脱贫致富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确保万无一失,该中心还组织科研骨干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贫困户生产。几年下来,效果明显,每个贫困户可从一亩地拿到2500元,3亩地可帮扶一户两口之家。

    每家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不一样,但共性在于缺少门路和缺少技能。在山东省农科院,“科研试验扶贫模式”是不一样的尝试。

    成立于1949年的山东省农科院家禽所是全国三大家禽专业研究所之一,科研实力雄厚。在扶贫实践中,该所思考的是如何将科研院所的优势与贫困户的劣势对接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所与济宁市汶上芦花鸡国家级保种场山东金秋农牧科技公司合作,将优质的科研产品和技术成果放到企业转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针对当地贫困人员缺乏劳动能力等现状,改变扶贫思路。为贫困村的致富带头人捐赠鸡苗,以此作为贫困户的“鸡苗股份”,让后者参与分红。如此,每个贫困人口每年可从公司盈利中获得收益1500元以上。

    种小麦不赚钱? “新技术+带头人”组合战无不胜

    “种小麦不赚钱”,这是山东菏泽农民马国兴在成立麦丰小麦种植合作社初期面临的棘手问题。具体而言,规模化生产缺乏配套技术,小麦生产成本偏高,这两点让小麦种植户无利可图。

    对症施治才能药到病除。四处寻觅“药方”的马国兴,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王法宏研究员那里寻到了“一剂方子”——小麦“两深一浅”轻简化栽培技术,当年秋播先拿出150多亩进行试验。次年一算账,居然比传统小麦栽培技术每亩生产成本减少60—80元,还能增产约100斤小麦。

    只有延长小麦产业链才能将微薄的种植利润翻番。在马国兴带动下,265个贫困户、1800多个社员共同完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种植优质小麦—生产富硒面粉—生产高端富硒小麦食品。截至目前,麦丰合作社所在的马头镇及周边地区,共发展采用“两深一浅”技术种植的济麦229、济麦44等优质小麦约5万亩。

    与国内其他省份无异,山东的大田也面临着环境资源约束,这就需要一些拥有高科技“内核”的“傻瓜式”栽培新技术。

    在这方面,山东省农科院是强项。他们明白,要将这些技术推出去,让贫困户受益,需要找代理人;而在科技扶贫战场上,“新技术+带头人”组合向来战无不胜。

    一般作物都不耐碱,在滨海盐碱地里能种出啥样的花生?在东营市垦利区,重度盐碱地上不仅能产出30多种花生,而且还很高产。

    位于垦利区的试验田,春季实测土壤含盐量为千分之十。从理论上讲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通过精心管理,该试验田的30多种花生陆续结果收获,亩产干荚果350公斤到450公斤,收益远高于其他普通粮食作物。而在该县黄河口镇,农民宋朋录将收获的花生一袋袋上称之后,竟然“亩产402公斤,比种其他的作物强多了!”

    利用带头人做榜样,利用试验田做样板,山东省农科院找到了技术推广与科技扶贫双赢的路子。

    “实验室博士”走向田间 让农业痛点成为专家课题

    距离济南约150公里的滨州市无棣县是沿海县,也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在此建立的“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鲁北试验培训基地”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每隔一段时间,这个中心就会派出不同领域的棉花博士和专家,到该县西小王镇的田间地头调研指导。镇上所辖土地多是盐碱地,种的最多的是棉花。

    在调研中,王胜利副研究员发现当地种植品种乱、杂、不成规模;农民仍执迷于传统精耕细作植棉,用工多、效率低。利用基地平台,王胜利“牵线搭桥”引入棉花博士和专家前来授课,期望将传统“老把式”培养成新技能农民;同时依托当地优势,引进该中心的新品种、新技术,探索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民”的模式,一举解决了种棉难问题。

    一方面,“实验室博士”们创造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但很多成果难接地气;而另一方面,农民需要技术,但缺乏桥梁。这是一对矛盾。针对这种状况,该院创造的科技服务新模式,让博士们将田间地头开辟为农科成果落地的新实验室,梳理农业痛点,反哺研发;同时也创新形式使专家对农民的“1对1”向“1对N”服务转变,解决了上述矛盾。

    无棣是省级重点扶贫县。结合该县需求,山东省农科院选派畜禽、食用菌、中草药、蔬菜花卉、果树种植等不同领域的11名专家和科研骨干,赴无棣挂职科技副职。按照“一人一村”“一人多村”的模式,结对帮扶37个贫困村。

    11名挂职干部依托背后创新团队的力量,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在小泊头镇郭马村联合打造400余亩的多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打造成为科技精准扶贫样板工程。

    春小麦如何管理?土壤如何改良?病虫害如何防治?眼下,正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候,山东省农科院与该省广播电视台打造的12396热线成为不见面,却“随叫随到的专家”。

    从专家“1对1”的面授机宜,到12396的“1对N”交流。由1月1次的邀请频率到随叫随到。这已经使该院织就了一张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全方位、立体化服务的铺天盖地的服务网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