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选育良种、改变养殖模式 向名副其实的水产大国迈进
李明爽 本报记者 刘 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不平衡,质量效益发展不充分。人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以及渔业对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我国渔业的主要矛盾。”在近日举行的2019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研究员如是说。

    我国是世界上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2018年,我国的水产养殖总产量为4991.06万吨,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77.3%。而另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水产品加工率为41.6%,淡水鱼加工率仅为18.36%。

    与会专家认为,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比,我国水产养殖业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养殖水域周边的各种污染,严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一些落后的养殖方式亟待转变,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较低等,这些都与水产养殖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水产种业位于水产产业链的最前端,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对鱼类进行系统养殖与捕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贞其雨,在圃渔。”

    “改革开放40年来,水产遗传育种培育出的200多个水产新品种已为中国水产养殖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种业和技术支撑,使中国水产遗传育种的学科发展在某些领域处于国际领跑位置,但与国际化的大种业公司相比,多数水产种业公司还相对较小,其核心竞争力和行业优势尚未形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建议,水产种业领域的民营企业与育种家加强合作,打造转化力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种业集团公司,由此促进水产养殖模式变革,推动水产养殖生态化、设施化和智能化发展。

    作为水产养殖大国,中国水产养殖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67%。然而,长期粗放的生产方式已成为发展的桎梏。为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等7项水产养殖主推技术。

    “当前,水产养殖模式变革已呈现两个主要发展态势:向集约化,即设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及向绿色有机和生态环保方向发展。良种选育、装备升级、模式优化、空间拓展,是科研和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王清印研究员说,围绕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应解析遗传性状和生理调控机理,推动水产种业技术再创新;加强养殖设施装备技术研究,全面提升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拓展和深化水产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后劲。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