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4日 星期四
格物探“晶”求本真
——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
本报记者 付丽丽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毕生最大的追求,就是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祖国和人民。”生前,您多次这样表明自己的心迹。

    上世纪50年代末,您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闯入当时国内尚是空白的晶体缺陷研究领域,自行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电子轰击仪。1982年,您41万字的专著《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问世,成为当时国际上第一本全面论述晶体生长的理论专著。

    1983年,您在美国犹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成功解答了“晶体表面粗糙化”这一难题,被国际晶体生长学界誉为“近10年来晶体生长理论领域最具有突破性的成果”,获得美国“大力神”奖。而面对国外的高薪聘请,您毅然踏上归国之路。

    1984年,科学家发现了物质的一种新的形态——准晶。您提出设想:“是否可将准晶结构引入到介电体超晶格中,构建准周期超晶格?”经过近20年努力,您和课题组同事将介电体超晶格材料从冷门变成国际热门,“铁电畴工程学”这门学科由此诞生。

    2005年,您又研制成功全固态超晶格三基色激光器,在一台激光器上可同时得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激光。2006年,空缺了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发给了您和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实验室另外四位教授。面对荣誉,您说:“成果是大家的,我不过年长点。”

    除了研究,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人才。“一个人一辈子,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东西。”您的弟子,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陆延青教授清晰地记得您的这句谆谆教诲。“他教会了晚辈,什么是知识分子的眼界和担当。”

    2013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199953)号小行星被命名为“闵乃本星”。如今,斯人已逝,“闵乃本星”依然闪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