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
天山上的一朵“反恐云”
——记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教授崔翛龙
通讯员 张锦星 本报记者 张 强
崔翛龙用手机计算狙击弹道 张锦星摄
人物档案
崔翛龙,生于1973年2月,新疆塔城人,系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反恐指挥和反恐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1月17日,天山脚下寒风料峭。

    外面天寒地冻,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的实验室却“暖意正浓”,该校教授崔翛龙正带领十多人的团队对某型信息指挥系统进行升级。

    “根据部队官兵反馈上来的使用体验,我们要及时将系统进行更新,把一线的需求落实到装备上……”没来得及说完这句话,崔翛龙便转身走向了另一台机器,“升级得快,一线官兵可等不了”。

    在同事和学生们眼中,崔翛龙不光是个“急性子”,还是个“大满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学成果奖、教育技术成果奖……

    这些闪亮的成绩让他最近获得了“全军备战标兵个人”的荣誉称号,并和其他获奖人一起于1月4日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部队官兵需要我们成功”

    当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崔翛龙的课堂,他和学生正带着3D眼镜,感受虚拟反恐作战现场。

    “科技,永远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崔翛龙在课上说,透过战争形态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科技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先进科技和武器装备逐渐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

    这样的认知,与他一路的科研经历有关。

    时间回溯至13年前。

    2006年,刚到武警部队工作,崔翛龙就被安排负责某新型一体化指挥系统的研发工作。当时,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才刚起步,一无资料、二无团队、三无现成技术,而且同类型的系统研发,国内机构用了10年才完成。

    “我耗不起10年时间。” 作为项目负责人,崔翛龙带头把床铺搬到办公室,发誓要在2年内完成这一任务。没有团队就从零开始组建,没有资料就广泛搜集,没有现成技术就自主研发,从最底层的代码写起。

    彼时,许多人都觉得,如此庞大的系统,仅凭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难以做成,甚至项目组成员也信心不足。不过崔翛龙从没动过放弃的念头,他鼓励大家说:“我也不知道,我们能否成功;但我知道,如果不做,我们就永远不会成功,我还知道部队官兵需要我们成功!”

    从项目启动之日起,崔翛龙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困了就拼几把椅子睡一会儿,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充饥。

    经过400多个日夜的努力,崔翛龙带领团队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创造了全军多项第一:研制出全军第一套反恐指挥信息系统、武警部队第一款智能指挥终端,并首次使用VML技术实现WEB架构作战标图。

    “我们能等,一线战士可等不得”

    “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任务需要什么,我们就探索什么。”这是崔翛龙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部队科研就得“瞄准”军队需要。

    2011年2月的一天晚上,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崔翛龙被一条新闻吸引了:在阿富汗战场上,英国军队士兵利用智能手机上的弹道计算软件,在距离目标2548米远的位置实现精准狙击。

    “竟有这样的精准狙击方式。”崔翛龙立即放下碗筷,赶忙在电脑旁记下这个宝贵的案例。

    崔翛龙知道,精确狙击在反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实战中,狙击手需要依据目标距离、风向、风速和射击高低角度等计算弹道、调整标尺。如果能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替代口算,则可大大提升狙击精度和速度。

    这回,崔翛龙的“急性子”又上来了。没等课题正式立项、获得拨款,他就自己掏钱购置了研发所需的设备,开始了研究工作。同事们听说此事,都劝他不要着急,等经费批下来再研究也不迟。

    “我们能等资金、等装备,反恐一线战士可等不得,早一天出成果,就为他们在反恐作战中多添了一个取胜的筹码。”崔翛龙的态度很坚决。

    时至3月,新疆乌鲁木齐的室外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崔翛龙在布满积雪的靶场待了整整两个星期,从距离靶子100米的地方开始,每隔5米,他就采用5种射击姿势各射击10次,打了上万发子弹,拿到了狙击步枪在不同距离和射击姿势下的子弹着点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崔翛龙成功推导出了全军首个狙击步枪弹道模型,并制成了相应的手机软件。该软件被推广应用后,很快就在实战中创造了一枪毙敌的佳绩。

    使命感有多强,脚步就有多急。为了更好地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在研制出软件后,崔翛龙和战友开始收集一线使用反馈信息,了解官兵的实际使用情况,研究改进措施。

    “用自己的努力让故乡更安宁”

    冬日的天山戈壁,寒风呼啸,冰冷刺骨。

    武警某部一场实战演练正在进行。战斗伊始,蓝方“暴恐分子”就在据点附近设置了陷阱,令红方特战队员伤亡惨重。

    这时,红方全面启用“天山反恐云”系统,使现场战斗态势及时传输至指挥部,为指挥员精准指挥提供重要依据。同时,红方狙击手利用“天山反恐云”终端平台精准射击,将蓝方“暴恐分子”一举歼灭。

    这个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天山反恐云”系统,是崔翛龙团队的最新成果。

    长久以来,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崔翛龙:现在通信技术如此发达,能否通过信息系统提前预判恐怖事件的发生,为部队提供反恐预警和作战决策支持?

    带着疑问,崔翛龙和团队开始了新一轮从无到有的探索。

    恐怖活动预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涉及宗教、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远超出信息科学的范畴。

    要想翻过这座“大山”,崔翛龙只能“恶补”相关学科知识。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写出了60多万字的笔记,用过的纸张摞起来有一米多高。

    经过努力,他带领团队搭建起1990年至今的“东突”恐怖活动数据库,对恐怖活动的方式、目标、时间和组织形式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分析,构建了国内首个恐怖活动动态预警方程,准确描绘了2008年后恐怖分子的宗教、组织、行为特征,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被有关部门采用。

    如今,崔翛龙团队创建的以“天山反恐云”为代表的反恐指挥信息系统群,应用次数已超过百万,历经数十次实战实训检验。

    工作十余年,崔翛龙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6次……数不清的奖项,让他收获了业界的赞誉。

    这样的名声也从校内传到了校外,不少企业、机构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其中不乏一些高薪工作机会。对此,崔翛龙却不为所动。他说:“生在新疆、工作在部队,我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努力让故乡更安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