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7日 星期六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当摁“快进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张 琦

    春天来临,诸如“中国最美乡村”之类的评选和旅游推介总会频频出现,引得人们乡间踏青之心蠢蠢欲动。然而,两会上,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基层人大代表却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而大声疾呼。在他的描述中,许多乡村的田间地头里,被农户们丢弃的农药袋、农药瓶等几乎随处可见。

    这并非危言耸听。尽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美起来、富起来,但许多乡村的生态环境依然不容乐观。除了散乱堆积的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更令人忧虑。环保部2015年发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试行)》显示,中国每年所需的农药包装物高达100亿个,被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超过30亿个,平均每年每亩农田上残留的农药包装物就有5至10个。它们不同于普通的生活垃圾,“玷污”的不仅是青山绿水美丽农田,更有可能污染土壤,给农产品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天蓝水清草绿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迎来黄金机遇期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无疑也当摁下“快进键”。

    要做好农村环境的整治,首先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制度设计。从监管层面看,长期以来,乡村环境的维护主要靠农户的个人自觉,缺乏问责机制,村级的垃圾清理转运缺专人管理更缺维护经费。因此,建立长效的监督检查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此次两会即有代表建言,“应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列入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

    有了“问责指挥棒”还远远不够。从操作层面上看,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不可能是城市治理经验的“简单翻新”,制度设计既要符合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和特点,还要考虑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等实际。因此,无论是环保意识的宣贯、科学种田用药方式方法的普及,还是垃圾分类的制度激励、垃圾回收处理体系的建立等等,都考量着地方主政者们的智慧。

    与此同时,良好农村生态的打造也不能忽视新技术的应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的支撑。当前,在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领域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它们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为源头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难题提供了“利器”,还能带动一系列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由此看来,从新的时代站位出发,创新思路,放长眼光,努力实现垃圾处理的能源化资源化利用,产业模式生态化绿色化发展,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绿水青山带笑颜,美丽乡村入画来。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的关键所在。当我们身边涌现出越来越多环境美气质美的新农村,处处都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美丽乡村的评选也才真正实现了实至名归。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