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寒露悲秋深
谢 君

    诗话节气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的《九辩》劈头而来的沉重叹息,揭开了中国文人悲秋传统。寒露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草木凋零,秋气已深,正是悲秋时节。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逸周书》载:“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爵入大水,化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后人总结为寒露“三候”,认为是寒露时节三种典型的物候特征。“爵”即雀,“黄华”即黄花。所以,三候是说此节气中,鸿雁南迁;雀鸟不见了,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古人看到蛤蜊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的);菊花普遍盛开。

    寒露时节的这些物候特征再加上日渐寒凉的天气,很容易让敏感的人感慨万端,悲从中来。首先由这萧瑟寒冷的秋风想起自我的衰老与孤苦。白居易《池上》诗云:“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诗人在寒露时节独立池边,风凉露寒,花败荷残,眼前一片寥落景象,心中不免生出孤独寂寥之感。

    这种孤苦寂寞的清冷氛围,最易思乡怀人,对故乡对亲友的依恋越发深沉。唐代钱起在《晚次宿预馆》诗中言:“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思乡之情在这雁去蛩鸣、寒露秋深时节,显得格外的浓郁。唐代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诗云:“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朔边深秋,想起相隔万里的友人与旧国,唯此略可驱散心中的寒意。又如唐代诗人李郢《早发》诗:“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诗人在深夜早上出行于外,孤苦清冷中产生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就连听到的虫声也能让他联想到家乡。

    正因为相思于此时节越发苦涩,所以离别于此时节就越发伤感。如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等好友的离别在寒露背景下就显得格外的悲凉:“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又如清人施闰章在“寒露满汀州”的秋夜与友人分手时也显得异样的沉重:“月明分手夜,风逐去帆秋。客里添新鬓,浔阳忆故丘。前途君自爱,寒露满汀洲。”

    然而,宋玉在《九辩》 中点出的悲秋之由,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悲秋实乃自悲耳。将秋天悲凉的画面与自身的失意不平相结合,也是历代有关寒露的诗歌中最深沉的主题之一。如命运悲惨的中唐诗人李贺在寒露时节借班婕妤之不幸遭遇来发自己的怨恨:“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宫。腰衱珮珠断,灰蝶生阴松。”韦应物在寒露时节罢官归田,虽然向来以恬淡高远著称,但心中多少有些不平:“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在这授衣的九月、风凄草衰的寒露时节,诗人归田时不免心怀“怆恨”。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人心与自然同气相感。凄凄寒露,万物凋零,感此而悲,实乃推物及人之自悲。黄叶飘零,天地苍茫,虽有悲凉之气,却也有丰收之喜与缤纷之美,大可不必一悲如此,我们可以边感慨边欣赏这深秋之美。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