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大手笔引进院士人才的新闻引发人们关注,如青岛国际院士港、河北省院士联谊会、天津滨海新区全球揽才计划、深圳宝安区院士村等等。这些项目无一不是以院士为主要招纳目标,并希望形成“院士效应”。可是,全国的院士数量有限,出台这么多打算聚集“院士效应”的地方举措,是不是又要拉开新一轮的院士抢夺大战?
所谓“院士效应”,大约可理解为打造高端平台,大力鼓励和支持院士领衔的科研活动,利用院士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吸引来更多的项目、企业、人才,达到科研聚集、高科技企业聚集、高技术人才聚集的局面。
毫无疑问,“院士效应”必然以院士数量为主要指标,以聚集规模为主要政绩,院士两字就是吸引眼球的关键词。为了达到聚集目标,各地给出了相当丰厚的政策。比如,青岛李沧区确立了宽容失败的理念,让院士团队潜心研发不被资金困住手脚,而在服务方面管委会做到“妈妈式”的服务。同样是搞科研,这里的政策可谓是相当地偏心,而这偏心的方向,不是项目的科研方向,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而是院士的头衔。
众所周知,中青年科学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科研上最能出成果的群体,而不是院士。或者说,是院士们年轻的时候,不是现在。我国的院士整体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有些还需频繁出席与科研无关的社会活动,除了少部分在科技前沿冲锋的中青年院士,许多都已脱离科研一线。而上述所说的“宽容失败”“妈妈式服务”,是每个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科研环境。这种理想环境不是提供给正处创新能力高峰的青年科学家,而是以学术荣誉高低为标准提供给院士,实在不算是科研和创新之福音。
地方政府未必不了解这些状况,仍愿意这样做的原因恐怕还是看重院士身份在争取科研项目、经费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但科研资源的总量也是有限的,院士团队借助地方支持争取到更多,也就意味着中青年科学家所得就更少。同时,科研资源在各地院士计划的影响下,在院士身上不断聚集,也更使院士头衔炙手可热。这种情势,显然与近年来院士制度改革“让学术回归学术”的方向背道而驰。
有人认为,青年科学家的水平难以甄别,不如找院士来得准确。而且院士可以建团队,同样是扶持了青年科学家。这其实是很片面的想法。首先这压抑了青年科学家的创新能力,隔离了国家意志与青年科学家之间的直接互动;其次这种想法是懒政思维,不去探索甄别青年科学家的有效方法,不去设法替青年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寄希望于延揽院士达到一劳永逸,恐怕这对院士来说也是不可承受之重。而“宽容失败”这等胸襟,最需要也最适合给予的,恰恰是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