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东太平洋科考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垠)当地时间8月20日23时30分,东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邻近海域,“向阳红03”科考船收获了重力柱状取样器带来的1.55米长深海沉积物。这意味着,中国大洋45航次第二航段科考首战告捷,这也是“向阳红03”船下水以来首赴东太平洋海域开展科学调查。
柱状沉积物样品经测量描述和现场包装后,放进船上冷库保存,待航次结束后再行研究。“比如,开展地质分析时会进行高分辨率分层取样,通过岩矿、地化、同位素、古生物等综合研究,了解沉积物中所蕴含的区域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信息,进而探讨分析环境变迁对多金属结核成矿作用的影响。”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马维林说,室内研究工作量大,要对样品进行加工、处理、分析、测试、研究和解读,预计航程结束1年后才有研究成果。
在刚刚结束的第一航段海山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共获取20余种底层生物的影像资料和实物样品,其中包括鱼类7种、甲壳类9种等。“初步确定了今后开展精细化调查的目标海山,将为开展西太平洋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动西太平洋海山生态系统保护与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性资料。”中国大洋45航次首席科学家林辉说,第二航段以资源调查为主,主要在东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地质调查,继续扩大多金属结核控制资源面积;第三航段则以深海环境调查为主。
“第二航段由73名科考队员和船员组成,为期45天,主要调查结核资源,并进行鸟类和哺乳动物观测。科考队员还将开展相关区域的深海生物基因获取、新兴污染物微塑料调查、大气化学环境与气象调查等工作。”马维林说,航段工作不仅为制订有效的物种保护与管理措施提供科学支撑,也为全球气候变化、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信息。
截至记者发稿时,“向阳红03”船到达第二个任务站点,将在这里进行40多个小时的连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