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南京11月21日电 (记者张晔)中美学者合作完成的一篇题为“早白垩世鸟类——始孔子鸟羽毛角蛋白与色素体的分子证据”的论文于北京时间11月22日在线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博士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施维策教授及其团队对收藏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一件始孔子鸟类化石标本的羽毛,进行了详细的超微结构分析和生化分析,首次从分子层面证实了β角蛋白和色素体在距今1.3亿年化石中的保存。
现生鸟类具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和色彩,主要取决于羽毛具有的色素体以及羽毛内部的结构。羽毛的色素颗粒可随羽毛的形成进入到羽毛的不同部位,从而与羽毛的内部结构等因素一起决定羽毛不同的颜色。
然而,以往对化石羽毛色素体的分析未能精准把色素的信号原位标定到色素体上。本文作者采用了多种化学和分子技术分析方法,其中免疫电镜和超高分辨率的元素能谱分析,都是第一次应用到化石分析中,实现了化学信号在纳米级别的原位标定。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仅首次在距今1.3亿年化石中证实了β角蛋白的保存,而且也验证了羽毛化石中纳米级的微体结构被β角蛋白包裹,确实为羽毛的色素体。此项工作把β角蛋白能够保存的时代往前推进了至少5000万年,对今后更好地认识远古化石中的软组织结构、化石分子的保存以及羽毛超微结构的演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