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禾)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全球已淘汰100多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其中我国累计淘汰了25万多吨,占发展中国家的一半左右。臭氧层耗损得到有效遏制,到本世纪末至少避免上亿例皮肤癌和白内障病患,取得显著环境健康效益。
氢氯氟碳化物(HCFC)、含氢氯氟烃(HCFCs)都属ODS。我国是全球最大HCFC生产国、出口国和使用国,2014年国内生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5%以上。“十二五”期间,我国共淘汰5.9万吨HCFCs生产量、4.5万吨消费量,削减产能8.8万吨,超额完成国际《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一阶段履约目标。
清洗和制冷维修行业是我国HCFCs消费的主要领域。在西安举行的清洗行业、制冷维修行业第二阶段HCFCs淘汰行业计划实施启动会上,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肖学智说,“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要求,为实现第二阶段2020年基线水平35%的消减目标,我国需要在清洗行业淘汰HCFCs生产量、消费量分别达10万吨、7万吨,是该行业第一阶段淘汰任务两倍左右;到2025年,实现全行业淘汰。”
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说,我国将发展替代技术作为履约根本措施,开发了一批具国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替代品、替代技术。在第一阶段HCFCs淘汰行业计划项目采用低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替代技术占比高达76%,在淘汰HCFCs同时实现年减排温室气体8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