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6日 星期五
好戏连台,中国空间站建设加速
王公为 本报记者 付毅飞

    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这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阶段任务拉开帷幕。此后,同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研制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以及天舟货运飞船也将陆续奔赴太空,开展空间应用试验、太空中期驻留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验证等。

    好戏将连台上演,预示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航天这样一步步走向空间站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主要任务是研制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到太空,开展空间应用实验并返回。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完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完成多人多天飞行试验任务。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

    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关键技术,这是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的任务目标之一。2011年至2013年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先后开展交会对接试验,自动及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得到验证。天宫一号经过对接后,被改造成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多名航天员短期驻留,参与完成多项科学实验。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关键性进展,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圆满收官。随着天宫二号进驻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任务,将为第三步建造空间站打下基础。

    天宫二号率先登场试验忙

    五院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介绍,空间实验室相当于太空中的实验平台。利用其独特的空间位置,可以开展地球资源和太空观测;利用微重力等空间环境可以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航天医学试验、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

    从入驻太空之日起,天宫二号将开启忙碌工作模式,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验证伴飞小卫星、推进剂在轨补加等技术。

    载人飞船型号成熟任务新

    “天宫二号发射运行一段时间后,神舟十一号飞船也将进入太空。”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说,“神舟十一号将搭乘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形成组合体,重点开展人在太空的中期驻留试验。”

    从外形结构上看,神舟十一号飞船与神舟十号飞船无异,功能上也没有重大改变,从飞船研制角度来讲算是成熟型号。但在此次任务中,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比过去增加了50公里,并将首次考核验证空间站阶段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还将首次考核航天员中期驻留能力,为航天员空间站阶段长期在轨考核奠定基础。

    中国空间站将惠及全球

    神舟十一号飞船完成任务返回后,天宫二号将继续驻留太空,等待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五院天舟一号总设计师白明生介绍说,天舟一号是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只运货不运人,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飞船将主要为空间站补给物资,包括推进剂、航天员生活消耗品、空间科研设施设备、空间站维修备品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表示,中国空间站设计了能与其他航天器对接、开展舱段级合作的接口。我国空间站计划于2020年建成,届时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机会,使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进入探索科学前沿、开发空间资源、造福人类社会的新阶段。(科技日报甘肃酒泉9月15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