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
国家级的改革“试点”给小城带来什么?
□ 通讯员 张德杰 李培强 本报记者 王建高

    “以前要办一张营业执照,手续繁琐,条件严门槛高,现在房产证还没办下来,营业执照就拿到了手。”前不久,在广州打工回乡创业的青岛平度市居民刘晓波凭一纸“住所承诺”注册了商贸公司。这是平度以“注册登记便利化”为目标的一项改革。改革以来,新登记市场主体4200多户,同比增长154%,其中70%凭住所承诺书成功申请注册。

    2015年3月,青岛平度市获批山东省唯一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这个全省面积最大、人口第四、基础相对薄弱的内陆型县级市,确立了试点的总基调——改革、攻坚、创新、突破,“政”“产”“人”“地”“钱”成为平度要动作的“五只手”——

    如今,一年多过去,在国家级改革试点的推动下,这个小城发生了哪些变化?

    “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平度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说,“目前,平度行政权力事项精简47.9%,行政审批事项压缩34.7%。”

    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为重点,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突破。改革将分散在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的223项审批事项集中纳入行政审批局,再造精简规范统一的审批流程。

    以“农村金融聚集区建设”为载体,金融体制改革实现突破。平度在山东省内率先推行“政银保”风险共担模式,开展中小微企业“助保贷”,设立各类基金,运营国有独资融资担保公司,累计撬动实体经济发展资金逾14亿元,运作棚户区及重大项目贷款额度逾百亿元。同时,推进全国首批、青岛唯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已抵押贷款5100余万元。

    以“农民创新创业载体”为抓手,产业发展机制改革实现突破。大胆探索创建不同模式的农创孵化载体,引进京东全国首家县级服务中心等10多个电商项目。

    以“注册登记便利化”为目标,商事制度改革实现突破。平度在青岛市率先推行企业住所承诺登记制,申请人仅凭《住所承诺书》可以当场申请注册登记,切实解决了困扰企业的登记难题,激发了全民创业活力。

    减政放权的“减法”,产生了“加法”的效应。今年上半年,平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投资亿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列青岛10区市第三;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5.1%,增幅居青岛十区市第一……

    今年以来,平度市先后有两拨项目集中开工,投资额逾220亿元。3月份,以投资6亿元的奥体中心开工建设为引领,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21亿元的42个项目;5月份,以一期投资7.9亿元的青岛北部医疗中心奠基为标志,集中开工总投资101亿元的35个项目。今年上半年,平度市引进华仁石墨科技产业园、青岛农产品物流园、美国固铂全钢半钢胎、中广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磁电动汽车专用动力电池等15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投资总额达178亿元。

    大项目的集中落户,提升了平度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完善了城市功能布局。据介绍,除奥体中心、青岛北部医疗中心、市民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外,集高层酒店、配套商业于一体的永新财富时代、万汇创客产业园等商圈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这一切,源于平度“打造青岛北部崛起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的确立,特别在城市改革发展中坚持“两区联动、产业支撑”,改造提升北部老城区,加快建设南部新城区,重点对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南部生态商务区实施饱和式投入、高品质开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

    “走出新路子、实现大发展、惠及老百姓”的平度市综合改革目标,正在由试点变为示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