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2日 星期二
另一种态度看世界
——读《万物解释者》
文·高 爽
作者:兰道尔·门罗(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此时此刻,有一个人,紧张地坐在一个拥挤的小房间里,没有空调和电扇,从手心到脚尖都在流汗。他走到卫生间洗手、洗脸,好让自己放松一点,回到座位上继续出汗,这就是我,正在起草审校意见。但我被困住了,因为没有什么数据比眼前这本书更让我不知所措。

    最初,专业意识主导了我,我越来越不耐烦,因为错误信息越来越多。很快我发现这并不是翻译的问题。翻译忠实地还原了原作的风格和语言,没有什么可建议的。但原作有太多问题直击我的专业要害。银河系是一个典型的星系,英文名词对应的是 galaxy,同时英语中有一个略带有描述意味和历史感的词也属于科学词汇即 Milky Way,但原作者用的是cloud (即云)这个非常不合适的说法。即使把银河系理解成星云也不对,天文学上 cloud 这个词有特殊内涵,并非星云的意思,星云的专门词汇 nebula。再比如说,在描述太阳系的时候,作者用“小石头星球”表示水星,常识告诉我们,水星比“小石头星球”更为常见常用,易于直达内涵。

    为此,我咨询了传播学领域的专家,答复类似:水星的概念已经被人们了解,用看似简单的“小石头星球”反而设置了理解上的障碍。另一方面,如果读者通过阅读此书,接受了“小石头星球”、“狗星”、“红肩膀星”这样的词汇,将来在见到专业的词汇水星、天狼星、红巨星的时候,能否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我又咨询了教育学和儿童教育领域的专家。得到的答案是:不能。

    这时,我倾向于拒绝这本书。但同时,我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如此,这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什么吗?”有没有可能是认知上的局限,让我没有看清这本书对读者理解复杂问题所起的积极作用?有没有可能的专业背景反而限制了我对这本书的内容的需要?有没有可能,我们不应该像检查学生数学作业一样检查诗歌?

    我脱了鞋和袜子,让出汗的双脚舒服一点。靠在椅子上重新读这本书,当做蔡志忠漫画来读,当做在无聊的课堂上传递的小纸条来读,当做德国铁路边和立交桥下的涂鸦来读。我发现,它很有意思。

    我读的是我的专业以外的部分,房屋的结构,水管的布置,一棵树……我能看懂。我能看懂摩天大楼里有什么结构,我也明白作者对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描述带有高级黑的色彩,我还能看出树根处的那些“挖洞者”每个都有所指代。我会笑,我会等着作者在下一页再放一个大招儿……

    没有人会把《圣经》混同于科普读物。也没有会用《自由引导人民》学习组织活动。它们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科学和科普的目的而存在的,它们是描述、渲染、表达、情绪、观念、艺术、时代和个性,它们肯定不是科学。

    我会推荐我身边的人阅读这本书,鼓励他人享受这本书的乐趣,采纳这本书的轻松心态,学习这本书的新鲜角度,甚至参考这本书的思考。——就像我推荐《老炮儿》一样。

    推荐、观赏和赞扬《老炮儿》都不会进看守所。因为这和鼓舞人们仿照其人物行为有显然不同。传播这本书也不会对科学有害。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如下的前提下:明确避免将这本书标示为科普类、科学类、普及读物或其他类似的类型。

    宣传活动尽量避免科学领域专家单独参加,有艺术领域的配合更好。

    那么,have fun!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