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
稀土人生“萃”芳华
——缅怀徐光宪院士

    本报记者 李 艳

    去年的4月28日,您走了。人们皆惋惜:中国的“稀土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徐光宪离开了我们。您的学生却全然忘记那些了不起的头衔,只感慨:先生是一个从来没有说过别人坏话的好人,他心中所爱的、所在意的只有稀土和祖国。

    恍然间,您离开已经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关于稀土的消息并不全是好消息。广受关注的行业亏损、出口限制放开都不是让人愉快的消息,这与您生前忧思正好吻合。但稀土行业变革在即,2016年被认为是稀土产业走出寒冬的一年,您若知道必觉得欣慰。

    犹记得2009年最后一次见到您的场景,那时,您走路已经需要搀扶,但还坚持不懈地做与稀土相关的研究,关注着国家的稀土政策。记得您当时毫不留情地批评某些地方的稀土管理,“国家必须严格控制稀土开采量,特别是南方宝贵的中重稀土,建立若干中重稀土战略元素储备制度!”您说这话的时候,恳切而又激动,令人动容。

    彼时,离您远涉重洋从美国归来已近60年。

    漫长岁月里,您的名字与中国的稀土工业紧密联系。您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给我国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收益,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确立。

    在漫长的岁月里,您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几十年科研生涯中,您一直把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国家的学科发展和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因为祖国的需要,您四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

    您的执着与努力赢得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当您离开时,北大的学生们将常用的BBS首页改成您的照片,表达对您最深切的哀思。您晚年在北大未名BBS化名“老顽童”发表《分子共和国:开国大典》。学生们响应您的号召,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分子共和国”趣味科普文学创作活动,帖文常登全站十大话题榜。这个故事至今仍为北大的年轻学生们津津乐道。

    即便您不在了,您的故事仍激励着一代代的年轻学子们投身化学、为国献身科研。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