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当代创新需重视R&BD和I&BD
钮晓鸣 刘小玲 梁 龙

■决策视野 

    一般认为,创新过程已经历了五代。第一代创新过程主要是以解决技术问题为主,依靠技术驱动。第二代则是依靠市场的需求拉动,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研发方向和新技术。第三代创新是一个耦合过程,即技术引领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第四代创新更多依靠合作,即实施开放型的创新,更多地体现为R&BD,将技术、市场、供应商、客户紧密联系,实现研发的联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创新已开始向第五代转变,即走向创意商业化,把创造力变为生产力(I&BD)。把创意转化成原型的技术引领了新一代的研发,经过R&BD过程迅速实现产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I&BD是一个更高级的研发过程,它将需要更加开放的研发环境。

    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活动周里,我们看到了大量的草根科技创新产品和创意设计。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和各产业加速融合,很可能成为中国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的突破口。在此背景下,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必须摸索出既适合于我国情况,又能推进我国创新的模式与方法的发展。分析研究开发(R&D)模式的演进,尤其是第四代和第五代R&D的演进,将给我们创新管理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代研发到第三代研发的演变

    一般认为,创新过程已经历了五代,早期是好奇心驱动的、纯粹的“R&D”,慢慢才走向与应用、商业融合,成为实现市场价值的“创新”。

    第一代研发主要是以解决科学问题为主,研发的第一推动力是发现科学和技术的奥秘,研发项目与企业经营没有直接关系。早期AT&T所属贝尔实验室的研发活动就属于典型的第一代研发,当时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但没有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AT&T的经营并未受益于晶体管。后来日本新力公司利用晶体管,开发了小型家电产品,逐步成为消费电子产业的引领者。

    “二战”中,科技的力量得到充分认可。企业也开始意识到,研发成果不仅仅是科学发现,而且更重要的是瞄准应用场景。特别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研发方向和新技术。第二代研发的主要特点是:研发项目的选择,主要以产业部门和销售部门委托的课题为主;在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中,研发活动仍处在配合其他部门完成任务的状态。比如在钢铁企业里一般都设有从事材料基础研究和新材料开发活动的研发部门,这种研发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支持生产部门提出的新产品开发计划与各项工程改进需求,而不是主导企业的未来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技术发展水平日新月异,研发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研发活动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让企业对研发活动又爱又怕。所以,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与研发战略是否吻合,显得尤为重要。第三代研发模式把研发活动放置于一个由企业竞争优势、技术创新风险、技术研发路线、产品生命周期、企业战略、资源分配等因素构成的矩阵群中,开始运用多种要素来权衡研发活动及其管理。例如,技术路线图所起的作用就是把技术开发与企业其他各部门的产品制造和服务联系起来。在研发管理中,企业重视产品的生命周期,注重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影响。首先引用第三代研发概念的典型企业有华硕公司。华硕公司的业务主管和技术主管不但互动密切,而且经常轮岗,实现经营战略和研发战略的紧密结合。

    从这里开始,我们看到了作为科学活动的“研发”与作为经济活动的“经营”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逐渐密切,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创新过程的管理也在改变。

    进入第四代研发:R&BD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高技术领域有一个重大特征,就是关注焦点由R&D大规模转向R&BD(Research & Business Development,研发及其成果的商业化),也就是研发和研发成果产业化同步管理。在研发过程中,CTO(首席技术官)的作用不再只是负责技术,其职责范围从技术开发一直延伸到产品推向市场的全过程,CTO自然变成了CInO(Chief Innovation Officer,首席创新官)。

    第四代研发与第二代、第三代研发的区别在于超越单纯追求研发过程和结果的水平,而是追求价值创新的“优势产品”,以及随之而来的“创造性破坏”,关注未来市场发展所需的技术。在第四代研发过程中,研发部门既要完成研发任务,还要完成研发成果产业化的任务。

    第四代研发的例子很多,如美国出现的创业型大学,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 教学与研究更注重面向实际问题和更为有效的技术成果转移运作机制。韩国机器人产业振兴院2014年开始投入376亿韩元建设机器人产业集群中心,其运作机制就是R&BD——打造技术创新基础的同时开展商用化技术开发。很多跨国企业也积极向R&BD转变,如我国的锦湖石油化学公司从2005年起通过与公司战略相关的研发,开展了R&BD活动。美国SUN公司把大学成果作为未来技术研发的主要源泉,采取积极推进战略联盟的方式以及开放性技术授权,站稳了世界计算机工作站市场的领导地位。

    新动向:第五代研发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5年以后,各种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典型的如追求开放型创新的“联发”(C&D,Connect & Development)。一些专家把C&D叫做第五代研发,也有的称之为第4.5代研发。

    在最近几年里,得益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术界和产业界逐渐提出“第五代研发”的概念。把创意(Imagination,Idea)转化成原型产品,经过R&BD过程迅速实现产业化或市场价值,也叫“想象力产业化开发”(I&BD,Imagination & Business Development)。韩国大力推行的“创造型经济”,以及我国在互联网+时代下涌现出来的很多O2O模式的创业,都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以创出新价值为目标,把想象力和产业化联系在一起,推进想象力产业化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I&BD是一个更高阶的研发过程。它将需要更加开放的研发环境、更完善的信息化技术支撑、更好的“众创”空间和创新文化。以专业化为特点的“创新社区”、“创新网络”、“技术研发联盟”、“开源系统”、知识共享平台和良好的技术转化服务可为实施I&BD创造条件。

    目前关于I&BD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管理、培育、服务、评价这一类分散的、开放的、专业高度交叉的研发组织形式,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不管怎么样,以创新思维取得创新成果,依靠万众的想象力,激发大众的创造活力,培育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推进想象力产业化的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的崭新动力,对我国意义深远。因此,也迫切需要我们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理解I&BD,从而更好地推进研发事业。(作者单位:上海科学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中韩(上海)全球创新中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