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26日 星期四
“时有微凉不是风”新说

■科林碎语

文·林之光

    南宋杨万里久居江南,每逢夏季伏旱期间,天气闷热,因此他一生多咏热的诗。其中有一首叫《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此诗历史上评论不少,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句的最后三个字“不是风”。内容主要有二,一是例如陈衍《石遗室诗话》中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什么风矣,岂知不是哉”,主要评他“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写诗艺术。二是分析微凉的原因,既然不是风,诗评家都认为是“心静自然凉”,诗中月光、竹林、树荫、虫鸣等都是为之作的铺垫。本文则从气象学角度,试对这个结论提出异议。

    “夜热依然午热同”,说的是南方夏季的气候特点,北方人少能体会到。因为北方昼夜温差大,夜间要比午后凉快许多。南方就不同 ,因为地面多植被、水面,高温蒸发使大气层中水汽和云量比北方丰富得多。它们大量吸收地面向宇宙空间辐射散发的热量,并以逆辐射方式部分返还地面的结果,使南方夏夜降温很少,大热日子中清晨最低气温甚至在30℃以上。

    夜晚如此之热,杨万里睡不着,“开门小立月明中”。但他依然觉得夜热难耐,信步走到“竹深树密虫鸣处”,这时便自然感到“时有微凉”,但根据他的生活经验,却明明又“不是风”!

    实际上,只要有气流经过人体,带走热量,都能引起微凉感觉。而生活中除了水平气流,即风以外,垂直气流当然也能如此。而在气象学中,垂直气流不称为风。

    在夜间,地面上任何物体都会因向太空辐射失热而降温,所以室外才比室内凉快。树冠枝叶附近的空气,因接触冷却的枝叶而降温。低温空气密度大,就会自动下沉到达人体,不仅带来微凉空气而且带走热量,使人感到“时有微凉不是风”。

    这种低温垂直气流以冬季最为强烈,因为冬季中大气里水汽和云最少,树冠辐射冷却最烈。

    其实,这种垂直凉流,夏季白天也存在。例如,烈日树荫下所以凉快,除了树冠反射掉了大量强烈阳光热量之外,还因树冠蒸发水分消耗了大量热量从而降低了周围空气温度的结果。但因白天一般都有风,我们就只感受其凉而不觉其“流”罢了。

    与杨万里基本同龄的范成大也有一首类似的《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畏暑中夜起,出门月露清。……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他坐在殿庑里,和杨万里一样,乘凉时也感到了微凉。关于微凉的原因,诗中他虽设问“风从何处来?”但他实际上又肯定了不是风,因为“桂旗俨不动”,“俨”字尤为肯定。所以诗评家又都认为范成大也是“心静自然凉”。

    但我认为范成大的微凉很可能也是由“垂直凉流”造成的。

    因为,在“桂旗俨不动”后面,还有一句“藻井森上征”。它可能是前一句的补足语,即与微凉原因有关。据周汝昌先生选注的《范成大诗选》,该句的注释是,“藻井,屋顶中央的‘承尘’,相当于俗语天花板,古代建筑都有它。用方木交互围成井栏形式,加以彩画,所以也叫‘绮井’,中有莲华下垂,花瓣反而上翻。森上征,即写其森然悬在高处而势态上翻。——森,初印本作‘生’。”

    可以想象,古代南方的殿庑建筑中,这种用方木交互围成的‘井栏’中有可能也有空隙,以使通风凉爽。这样,当然就能产生“森然”的垂直凉流。

    否则,即使殿庑四周通风,但顶上不通风,且四周肯定又无凉风入内,凉又能从何而来?否则,范成大诗中何以要用“森”字,何以要用“殿庑”,而不用别的什么“生微凉”?

    因此,以上“藻井结构” 虽属推测,但从气象学分析,却又是实际剩下的唯一一种可能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