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3日 星期五
给好政策点个“赞”
——山东省诸城市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们细数“一号文件”亮点
本报记者 魏 东 通讯员 徐春光

    ■本报记者走基层

    中央一号文件,像一股暖流传递出春的气息。在享有龙乡美誉的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们细数其中的亮点,对新一年充满了期望。

    在诸城市兆兴农机专业合作社里,合作社“掌门人”马兆星带领10多个农机手热火朝天地为农机“体检”。一见到记者,马兆星打开了话匣子,“看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后,俺继续发展农机合作社的信心更足了,干劲儿更大了。”

    “真是太好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上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特别是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严峻地摆在面前。同时,农村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长期被禁锢,产权归属不清晰,如何‘唤醒’农村大量‘沉睡的资产’,已成‘三农’发展的一大挑战,土地流转肯定成为一种趋势,对我们合作社非常有利。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政策,使农机户有了‘主心骨’,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迎来了春天。”林家村镇瑞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瑞河说。

    贾悦镇欧美尔社区的全国农机示范大户赵佃相,2008年在工商部门注册了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31个,业务范围扩大到跨区作业、代耕代播、预约服务等项目。当了解到今年的“一号文件”要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赵佃相意识到,发展壮大合作社的机遇来了,他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让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下一步,合作社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加快合作社的建设步伐,向正规化、规模化发展,做到设施齐全、农业机械装备精良、经营管理理念先进,打造服务品牌,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机手走上致富路。”

    目前,诸城市180个农机合作社让40多万农民初尝了大农机带来的实惠,新体制为大农机打开市场之门。昌城镇西大宋村的冯兰仁前不久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种粮大户”。谈到今年的打算时,他信心十足:“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前哪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也得好好制定一下合作社新年的‘一号文件’,怠慢不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