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5日 星期四
拓创新之源 为创新加速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添活力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届七次全体委员会召开
北京市基金—三元联合资助试点正式启动
北京市基金联合资助试点工作模式图
北京市基金召开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学术交流会
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申请动机调查结果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为新时期科技北京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而基础研究则是“创新之源”,在北京市科委的推动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首都战略发展需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首都基础研究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再添活力。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首都发展战略

    2014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北京市基金”)共受理285家依托单位的各类项目申请5182项。经形式审查、通讯评审、学科组会议评审、全委会审定及北京市科委核准后,共有617个项目获得北京市基金资助,资助总经费近一亿元。资助项目紧密围绕首都战略发展需求,在基础科学前沿、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战略新兴产业、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前瞻部署,为首都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对接首都需求。北京市基金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导向,前瞻部署了一系列基础研究项目。在能源领域,从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切入,形成项目群,围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能源的转化利用、熔盐蓄热及空气储能等储能新技术开展研究,将为探索新能源及能源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在环境与健康方面,资助项目围绕大气污染物的生成机制、鉴定分析及防治技术,特别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有机气溶胶转化特征等开展研究,并率先针对大气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的风险研究部署项目;在传染病及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针对易造成严重公共卫生事件的甲型流感、禽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研究资助了一批项目,将为有效防治重大传染病疫情发挥积极作用,针对严重损害民众身体健康的白血病、肿瘤等重大疾病资助了一批项目,将进一步促进对肿瘤发病机制、调控机制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探索科学前沿,关注学科交叉。北京市基金围绕科学前沿和交叉学科进行前瞻部署,在表观遗传、干细胞等基础科学前沿领域,3D打印技术、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等交叉学科领域部署了一系列项目。例如:在纳米科技领域,围绕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研究等方向资助了一批项目,这些项目将纳米科技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到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探索疾病治疗的关键核心技术,将为纳米科技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奠定基础;在3D打印技术方面,围绕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部署一批项目,探索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活细胞及组织器官的研究,同时超前部署了用于复杂组织器官制造的3D打印设备的研究,将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设备的研发奠定基础;同时围绕人类重大遗传疾病研究,在DNA甲基化水平、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等方向资助了一批表观遗传学项目,将为神经精神系统、免疫系统、生殖发育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落实国家战略,聚焦区域发展。北京市基金落实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资助项目以京津冀三地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功能城市为研究内容,资助了京津冀地区水足迹、水资源调控等方向的研究项目,为京津冀地区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保障区域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

    拓展联合资助,引导基础研究多元投入

    北京市基金继2013年启动与北科院联合资助试点后,又于2014年11月与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三元联合资助试点,支持首都地区科研人员围绕母婴健康和乳品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与首农集团联合资助试点工作的成功启动是企业资金支持地区基础研究“零”的突破,开创了社会资金和政府资金共同投入基础研究的新局面。

    联合资助扩充了首都基础研究资金规模。北京市基金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资助项目年均资助经费约1500万元;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北京市科研院联合资助试点工作,由北京市基金与北京市科研院按1∶5 的比例共同出资,三年共出资1080万元;此次北京市基金与首农集团合作,双方按照1∶4的比例共同出资,合作期总经费约900万元。目前,北京市基金除北京市财政每年近一亿元的资金投入外,年均来自外部投入的资金已超过2000万元,达到财政投入经费的五分之一。

    产业前瞻需求成为基础研究的指挥棒。企业是产业和市场需求的风向标,而基础研究要通过对接产业需求,才能实现产、学、研、用结合,从而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北京市基金和首农集团此次合作,将深度聚焦母婴健康和乳品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凝聚专家队伍,聚集科技资源,攻克行业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目前,我国在母婴健康和乳品领域基础研究薄弱,对母乳成分、婴幼儿营养健康评价、肠道微生态对孕产妇及婴幼儿的健康影响等缺乏系统性研究,制约了该领域的发展。因此,此次联合资助工作将充分依据母婴健康和乳品行业前瞻发展的需求,以解决制约我国母婴健康与乳品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出发点,资助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围绕中国母乳成分研究、母乳模拟、母婴营养健康与婴幼儿乳品安全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首农集团负责人表示,联合资助将有助于实现外部智力和科技资源对行业的科技支撑,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一批行业前沿技术储备,带动整体行业科研体系发展,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突破。

    企业向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不断迈进。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更好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

    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是北京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后盾。目前,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城市)的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例大多在10%—20%之间,企业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部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一般在15%—30%之间。2012年,首都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首都R&D投入的比例已达到12%,但首都地区基础研究经费中企业投入占首都全部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仅为1.66%。企业对促进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作用还亟待提升。

    首农集团领行业之先,将企业利润投入科技创新,转变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追求,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储备一批前沿项目,充分表明了首农集团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远见和坚定自主创新,走研发、技术、应用一体化发展路线的决心,也体现了首都现代农业对基础研究的强烈需求。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标志着企业向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又迈进一步。

    重视青年基金,助力首都科研人才培养

    2014年度北京市基金首次试行设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青年基金”),为首都35岁(含)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提供“第一桶金”。2014年度和2015年度基金项目申请人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约占项目申请总量的31%。两年度资助的青年基金项目均为190项,占资助项目总数的30.8%;每年度均有来自90余家依托单位的青年科技人员获得资助,年均总资助金额约1500万元,占资助经费总额的15%。经过两年试行,青年基金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受到了首都科技界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的一致认可。

    青年基金促使北京市基金成为凝聚青年人才的主要渠道。自青年基金增设以来,2014和2015年度基金项目申请人中,35岁(含)以下青年科技人员第一次成为市基金项目申报主体,申请人数量约占到市基金申请人总数量的44.9%,这远高于以前30%左右的平均水平。2014年度资助项目中,35岁(含)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承担的项目数量比2013年度增加52项,增幅达21.85%。说明自2014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增设以来,吸引了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员参与基础研究工作,对于促进青年科技人员尽早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青年基金为青年科技人才独立主持科研项目提供了重要机会。为了解青年基金的作用和运行情况,对2014年度第一批青年基金项目190位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为156份,调查结果显示,73.1%的青年科技人员申请青年基金项目最主要的动机是“获得了独立主持科研项目的机会”。其次,“学术水平得到肯定”、“获得第一桶金”、“创新想法更易实现”等都是科研人员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重要动机。

    青年基金为青年人才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2014年度190个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中,有39位后续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20.5%,其中3人获面上项目支持,36人获青年基金项目支持。调查结果显示,95.5%的获资助者认为,青年基金锻炼了获资助者的研究组织能力,为其以后的科学研究积累了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北京市基金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首都资源,聚焦首都战略需求,加强重点领域的前瞻部署,促进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为构建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促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