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8日 星期四
晕船小记
本报记者 刘莉

    编者按 2014年11月,我国主力科考船“大洋一号”搭载65位科考队员再次远赴西南印度洋,开展中国大洋34航次科学考察,计划时间219天,航程约2万海里。科技日报记者莉随船采访,用笔和镜头记录印度洋的风浪,科考队员的艰辛付出,及我国大洋科考事业发展的坚实脚步。科技日报从2014年12月31日起,在一版开辟栏目“直击大洋34航次科考”,刊出刘莉发回的文字和图片报道,受到读者好评。然而,印度洋的风浪也使这位年轻的女记者有些吃不消。请看她随船从路易港出发,经过3天,航行810海里的切身感受。

    头晕目眩、腹中翻江倒海,稍一移动便会倾泻而出……唉,这就是我难熬的晕船生活,目前已持续3天。虽然上船前早有思想准备,但真到起航,船开始前后左右毫无征兆的摇晃时,我还是被彻底打倒了。

    4日下午4点开船,我坚持把起航的稿件发回国内,就感觉再难以坚持了,到卫生间吐了两次后,我决定离开处于船头较颠簸的宿舍。因为听说在船上越往下走,感觉会越稳,我便顺着船舱楼梯一直往下走,手里捏着塑料袋,随时准备吐,终于走到船舱最下层,我已经晕得不想再动了,靠着楼梯坐下来,又是一阵吐。

    就这样晕晕乎乎坐了快一个小时,吃完晚饭的调查队员们终于发现了我,有的来搀扶,有的拿卫生纸,有的拿话梅,把已经有些控制不了自己身体的我挪到了船底健身房,我坐在地上趴在旁边的长条凳上,一旁的乒乓球声如在梦里一般。

    这天晚上,我被许多好心的船员、调查队员扶到位于船舱下层的各个不同实验室,寻找抗击晕船的最佳位置。直到晚上10点半,两位女调查队员陈升和张欢,把我扶回房间,同屋的国家海洋局预报中心的肖爱丽老师帮我准备好防吐的盆子,我便倒在沙发上昏睡过去。

    第二天一早,政委来看望,告知:“不能一直躺着,要不就会一直起不来;必须吃东西,否则吐胆汁就严重了,会更难受。”我被吓住了,恍恍惚惚地拿着饭盆走向餐厅。打了半勺粥,像吃药一样吃几口趴一会儿,总算吃了一半,中国海洋大学的孙晓霞老师看着我说:“你这是数米粒儿呢!”

    吃完早饭准备照着头天晚上的路线再去下层实验室,可还没走到,就又吐得不能自持。米粒儿啊米粒儿,你们在我的胃里待的有10分钟吗?对得起我这么辛苦把你们吃下去吗?

    在实验室主任张建华的建议下,我又被张欢和船上的一位师傅扶到后甲板吹风,这一吹就是一上午。感觉还真不错,只要不动就再没有想吐的感觉。期间又有许多好心人来看望我,帮我找垫板、马扎让我坐下,拿来毛巾让我垫在倚靠的设备上,还有船员给我送来从国内带来的糖果和椰汁……船员们从去年11月出海直到今年6月才能回国,我知道这些东西对他们有多珍贵。等我晚上回到房间看到桌上放着报务卢如清老师怕我没吃饭送来的两盒饼干,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谢谢大家的关心,我要快些好起来,与你们并肩作战。”我心里默想。

    船已经开出3天了,在这茫茫的印度洋上,除了我们的船什么也看不见,想起昨天见习船长进行消防培训时说的话,远离陆地,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无法获得陆地支援,只能靠船上的人相互支持,实施自救。72个人,在这“大洋一号”上,心似乎贴得更近了。为了大洋科考任务,我们同舟共济,勇往直前。

    (科技日报印度洋“大洋一号”1月7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