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08日 星期六
神曲:大众化的就是好的吗?
文·杨 雪

    ■玉渊杂谭

    第一次听到《我的滑板鞋》的时候,用“三观尽毁”已经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心情——只想将食指伸进耳朵戳聋自己,顺便再往里伸进大脑搅动一番,好让我彻底屏蔽有关它的一字一句。一口方言味儿浓重的普通话加踩不上节拍的说唱,这种“乡村电音”甚至无法称之为“曲”。但它依然毫无悬念地再次刷新“神曲”的定义,火了。

    继《忐忑》颠覆性地改变了公众对歌曲的认知以来,所谓神曲就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及扩张中占据了流行文化的一席之地。比如旋律和歌词能俗进骨髓的《爱情买卖》《最炫民族风》;比如配合MV后尽显怪诞的《江南style》《小苹果》。《忐忑》倒是对唱功要求极高,可以称之为有情怀的神曲。总之神曲各有各的“神髓”,但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出位”。

    眼看各路神曲一首一首红透半边天,“出位”则成了必火的秘籍,一些艺人纷纷在自己的新作中添加了神曲元素。然而,随着这种“不好好唱歌”潮流的登堂入室,大众文化被三俗和恶搞包围,大众的主流审美能力会不会一点一点遭到瓦解?如果说《忐忑》或者《江南style》是以一种另类的音乐形态而成为大众消费品,那么当音乐创作开始争相走偏,当另类成为寻常,很难想象大众还如何能够淡定地消费神曲带来的快感。

    上周故作高雅去世纪剧院看了昆曲《牡丹亭》,一台戏将近3个小时,陆续有人提前离场,坚持不走的人全神贯注看戏的也有限。戏中柳生带着唱腔唤杜丽娘作“姐姐”,引来观众阵阵发笑。我就在想,这还都是花了钱来瞻仰高雅艺术的。也许,吃惯了麻辣烫的人们,就算偶尔吃一顿法餐,也得从中品出一两口麻辣烫的味儿才好,否则没有饱腹感。

    又或者《牡丹亭》实在久远,自古以来就是阳春白雪的调调,不足以佐证什么。那好,不说传世经典,往回看20年。1990年代的华语乐坛,卷裹了多少集体记忆,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早已烂熟于心的歌词仍然能打动我们的心肝脾肺肾。再环顾近几年,谁能数出几首传唱广度和深度大于种种神曲的歌?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是幸运的,虽然神曲“当道”,但前人留下的经典足以供我们凭吊,寻找文化认同。然而眼下神曲以及对其趋之若鹜的流行音乐引领着快餐式消费文化,那么若干年后,我们拿什么留给后辈?他们又该如何标记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文化地标?

    正如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虽说文艺的本真是为大众服务,那么大众化、接地气是必须的,但是地上的东西也不是都好。“低俗不是通俗,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如果接地气却“接”上了满地污泥浊水,那多半是要臭气熏天的。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