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改革创新 率先发展
加快建设桂东南副中心城市
——访广西岑溪市委书记覃颂
广西岑溪市委书记覃颂(左三)到项目建设现场调研

    □ 本报记者 江东洲

    改革开放,敢为人先,广西岑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印记。

    从广西改革开放工作会议在岑溪召开到率先在农村推广“一元钱看病”经验,从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到连续三年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的荣誉称号,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的广西岑溪市始终坚持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走在广西发展前列。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红利的释放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广西各县市区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岑溪市如何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9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广西岑溪市委书记覃颂。

    充分发挥得天独厚优势

    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作为一个不沿海也不沿边的县级城市,岑溪自1995年设市以来有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其经济社会发展也一直走在广西各县市区的前列,可以说是广西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首先能不能请您跟我们谈一下岑溪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覃颂:岑溪位于珠三角经济圈与大西南的结合部,既是联接华南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腹地,又是大西南资源型经济与沿海外向型经济的连接点。随着岑溪至罗定铁路、包头至茂名高速公路信宜段建成通车,岑溪市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的“双十字”交通格局,将建成连接两广的陆路交通枢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桂东南副中心城市。岑溪市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85%,主要经济林有玉桂、八角、软枝油茶、砂糖桔等;主要矿产资源有花岗岩、铅锌、稀土、高岭土等,其中花岗岩、稀土储量分别达到21亿立方米、30万立方米。岑溪市是著名的中国古典型三黄鸡之乡、中国花岗岩之都、中国绿色名市、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绿色砂糖桔之乡,同时,是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和最大的桂圆肉加工销售基地之一、中国优质高产食用油茶基地。传统产业有石材、矿产品选炼、林产林化、五金制品、家具皮革、轻纺服装等,新兴产业有家电电子、陶瓷、稀土等。

    近年来,岑溪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政策和产业基础优势,以实施“三个三”工业发展思路(做大做强石材、铅锌矿、家电电子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陶瓷、稀土和再生资源深加工三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林产林化、纺织服装、家具皮革三大传统产业)为重点,以开展“四年一工程”(工作落实年、项目攻坚年、服务企业年、园区建设招商年、安居乐业工程)活动为抓手,抓好产业优化整合,抓好“四年一工程”活动,抓好“三农”工作,抓好城镇化建设,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多年在梧州各县(市、区)排第一,2008、2009、2010、2012年获得自治区“科学发展十佳县”称号。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207.3亿元、16.5亿元(在全区各县区排第三)、183亿元。今年1—9月,预计岑溪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51亿元,同比增长5.1%;财政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72亿元,同比增长16.25%。

    凝聚加快发展的共识

    实现打造桂东南副中心城市的目标

    记者:正确把握形势,是制定决策、部署工作、推动发展的基本前提。去年以来,中央明确要求将广西建成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这些重大战略对广西发展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岑溪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可以说,岑溪正步入发展的新阶段。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岑溪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您怎样看?

    覃颂:分析和认清当前形势,做到心中有数,是把握工作主动、取得工作实效的关键。目前,岑溪的发展确实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爬坡期、开放水平的提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岑溪发展明确的定位、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市情发展变化大势,把岑溪放在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圈中去谋划发展,汇聚民智、集思广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打造桂东南副中心城市。

    当前,岑溪市机遇挑战并存,理应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一是国家实施定向微刺激政策将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增加市场活力,国内经济有望回升向好。第二季度以来,国家已先后出台了棚户区改造、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建投资、支持外贸稳增长、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引导资金投资新兴行业、定向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扶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对稳增长、优结构、增活力起到积极作用,其效果会逐步显现在经济运行状态转好和提质增效优结构的实际效果上来。这必将为县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二是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岑溪列为自治区重点开发区域、承接产业转移重要基地,这是岑溪市千载难逢的加快发展机遇。三是岑溪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交通,南广高铁南宁到梧州段已经开通,今年底岑水高速也将建成通车,岑溪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更加明显,各地客商投资岑溪的信心将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岑溪发展的信贷额度将增加。四是随着稀土新材料产业园、泽仁现代商贸物流城、西部农民创业园、南环过境公路、十里长街改造等一批决定岑溪今后城镇化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稀土新材料价格的回升,中钢集团的落地等,必将给岑溪市经济发展带来无法估量的后劲,如果全市各级各部门贯彻得力,各项计划推进顺利的话,岑溪在几年后将迈向超常规发展的拐点。五是我们有一批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并能吃苦耐劳的干部队伍,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依然高涨,岑溪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岑溪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比如主要经济指标亏欠面广,缺口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在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增幅出现了明显趋缓,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等多项指标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我们必须克难攻坚。总的来说,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岑溪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但是对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给岑溪提出的打造桂东南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与全国、全自治区一些先进地区相比较,我们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还要下的工夫很多。我们既要看到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又要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强发展信心,凝聚加快发展的共识。我们相信,只要岑溪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一定能够实现打造桂东南副中心城市的目标。

    统筹协调各个方面

    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

    记者: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给岑溪的定位是要将岑溪打造成为桂东南中等规模的副中心城市,以及连接两广的陆路交通枢纽,还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性基地。围绕这些目标,岑溪市下一步有何举措?

    覃颂:未来几年,岑溪市将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加快创新发展。既要抓改革、促发展,又要解民意、提信心;既要上项目、增投资,又要控质量、重环保;既要抓产业优化整合,又不能放松“三农”工作。总的来说,就是要统筹协调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

    在工业方面,继续坚持“三个三”(即做大做强石材、铅锌矿、家电电子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陶瓷、稀土功能新材料和以再生铜、再生铝、再生塑料为原料的再生资源深加工三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林产林化、纺织服装、家具皮革三大传统产业)工业发展思路,巩固已有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扶持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加快推动岑溪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在“三农”工作方面,继续抓好中央、自治区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扶持岑溪三黄鸡、澳洲坚果、软枝油茶、砂糖桔等特色产业。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防洪堤整治等工程建设。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作,重点突破产品深加工问题,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城镇化建设方面,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增强中心城镇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具有岑溪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城区项目建设,打造桂东南副中心城市。围绕“东进、西延、南扩”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建设一河两岸、沿江小区、十里长街、南环过境公路等为重点,东进归义、西延马路,不断拉开城市框架,发展壮大中心城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增强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完善功能、提高质量、集约节约、突出特色的要求,着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经济强镇、特色小镇。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巩固已有园区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专业性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园区,如西部农民创业园、泽仁现代商贸物流城、四个石材专业加工区等。重点推进糯垌三兴、三堡振兴、马路义垌、波塘南垌等石材工业区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力争松散型石材企业全部入园发展。加快西部农民创业园建设,力促中钢集团不锈钢制品加工、佛山骏马电动自行车项目落户建设。在社会各项事业方面,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投入力度,创新探索具有岑溪特色的惠农措施(如一元看病、四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异地扶贫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落实扶持政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好“五险合一”、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巩固新农合参合率。实施教育改革振兴行动计划和教师培训提升工程,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力办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涉农补贴等为民办实事工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