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08日 星期五
别这样“打发”公共讨论
卢阳旭

    最近,好几位知名公众人物接连“出事”。相比于普通人,公众人物更受关注,他们出事通常也更能激起公共话题、引发公共讨论。事发之后,有人失望、有人兴奋,有人一笑而过、有人总想说点什么……所有这些都再正常不过。稍加留意会发现,在相关讨论中,人们频繁地使用“不也就是”和“又能怎样”这两个词,比如,“×××不也就是个伪精英”、“抓了×××又能怎样”。

    事实上,近年来,这两个词经常出现在各种关于公众人物和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在一定程度上说,它们似乎已经成了公共讨论中两个新的习惯性用语。在很多公共讨论中,它们确实有很强的信息爆料和话题激发能力,不少人也把它们当作无往不胜的分析和辩论利器。但仔细想想,这两个词看似深刻,其实漏洞百出,若无节制地使用,更可能让人陷入犬儒或虚无的泥淖。

    “不也就是”做的是概念转换,这种转换通过忽视差异达至同一。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转换得不偿失甚至完全错误。固然大错是错,小错也是错,但谁说大错、小错没有区别;虽然失之毫厘是不精准,差之千里也是不精准,但谁说它们没有区别?“又能怎样”玩的是行动消解,在这种逻辑下,做与不做一个样,做这做那一个样,极端化后,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实终究无法改变,人们做什么其实都没有用,行动归根到底是无意义的。虽然“不也就是”和“又能怎样”,一个指向理论、一个指向行动,但它们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要在一系列转换后把思考带入到追问链条中。当这链条被不断地延伸时,所有有意义的差别和行动都会在强大的同化逻辑和无意义洪流中被解构。

    虽然适度地使用转换和追问常能获得化繁为简或拨云见日的效果,但无穷尽地追问却很容易让人丧失应有的尺度感和分寸感,让思想失去节制。当“不也就是”和“又能怎样”成为个体表达和公共讨论的习惯性用语时,思考和分析可能也会习惯性地失去基本的节制。此外,这种思维方式还可能催生各种大而无当的“大词”。当社会舆论和公共讨论被它们充斥时,所谓的“语言腐败”也就发生了。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公共讨论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必然是缺乏建设性的。

    为所处的社会和正在经历的生活寻找简单的解释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诱惑,但世界真的没那么简单,生活也没那么容易看透,我们终究无法三言两语地将其打发。对复杂性保持足够的敬畏和好奇,对探寻和讨论保持应有的耐心,不把公共讨论与“不也就是”和“又能怎样”这样的词汇捆绑,踏踏实实地积累更多分析性的理论和概念工具,如此,我们才能更负责任地解释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