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9日 星期日
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如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
□ 本报记者 过国忠 本报通讯员 刘登明

    今年2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批16名学生,来到台湾建国科技大学进行一个学期的短期交流学习。

    “我们先后与美国皮特社区学院、丹麦国际商业学院(科灵)合作开办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和营销管理专业,去年开始让教师带着学生去台湾建国科技大学作短期交流学习,这些做法的目的在于借鉴同行先进经验,进一步创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龚方红说。

    创新发展思路:特色发展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近年来,学院按照“办学集约、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的理念,对各专业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改造,目前已建成机电技术类、物联网技术类、服务贸易类等7大专业群、12个教学资源库,使专业设置更加契合产业发展需要。

    为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对一线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新开设物联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4个试点专业,共有12个班级、360名学生。

    同时,还以国家级物联网示范校建设为抓手,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和作为物联网教学、科研、服务中心的“智能工厂”。

    为保证高质量地培养人才,学校在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惜巨资,每年投入费用数千万元,而在其他方面却厉行节俭,如新校区的行政楼是由教室改造的。

    创新培养模式:破解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难题

    “学院的毕业生以肯干、能干、实干享誉省内外,近10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对学院来说,就业率已经不成问题,现在着重考虑的是就业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爱胜说。

    近年来,为让学生更好成长成才,系统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力,学院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职教课程开发技术,以及国内职教专家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专业教学要求改革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既保证这些课程在后续的专业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又精简部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较远的理论教学内容,凸显了高职基础课程的类型特色。

    此外,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将科技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以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课程体系,规定学生必须获得9个素质教育学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高职教育是育人,不是制器的观点。”朱爱胜说,因此,学校加强和改进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素质养成教育和项目化创新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深化服务企业:成果转化为专业课程的新内容

    “近年来,学校凭着工科人才集聚、实践能力较强的优势,学院以柔性项目团队方式整合资源,真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改造、产品制造工艺编制、新产品试验、开发管理程序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难题。”龚方红说。

    仅2007年以来,就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120项,转让专利31项,并与企业合作建成了8个工程中心和科技平台,帮助21家企业成功申报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为社会、企业培训3万多人次。

    龚方红告诉记者,教师在为企业的技术服务中,也获取了新信息、新知识,为制定物联网等行业人才培养标准提供了依据,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专业课程的新内容,先后获得13门国家精品课程、16门省精品课程,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真诚为企业服务,也得到了企业的回馈和政府的支持。至今,有4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向该校提供价值56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30多家企业在校设立冠名奖学金,13家企业在校开设20多期冠名定向培养班,19家企业成为学校就业、创业基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