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卫平所长讲课现场。敖天鹏摄 |
□ 林利栓 左增宏 魏锦文
人物小传:钱卫平,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某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我国空间目标探测识别技术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近30年来,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获发明专利4项,1996年获航天基金奖,200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中国梦,给人无限期冀和憧憬。
当下,中华儿女追逐中国梦的铿锵足音响彻神州大地。
有这样一个群体——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他们把实现中国梦的脚步牢牢定格在浩瀚星空。数十年如一日,砥锋砺剑,翱翔搏击,茫茫太空留下了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踏下的一串串深深的中国印。
群雁高飞头雁领。钱卫平就是这群星空追梦人的“领头雁”。1984年大学毕业以来,他就与星空结下了不解之缘。虽不像航天员能飞向太空走一走、看一看,但他却带着团队用目光和步伐穿越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公里的慢慢征途,用心浇灌着他们心中的“星空梦”,探寻着浩渺太空的无穷奥秘……
星空奥妙无穷,那份洞察未来的超前眼界,让他始终在深深的忧患中加紧开拓前行的铿锵脚步
思维决定层次,眼界决定境界。当今世界航天力量蓬勃发展,空间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把握发展大势引领技术前瞻?钱卫平对此态度鲜明,“只有登高望远,超前谋划与储备,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九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支持的一些高新技术先后取得重大突破,开展空间技术试验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此时,钱卫平敏锐地意识到:中国要在空间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快我国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发展步伐。事不宜迟,他立即组织人马踏上了探索之路。
1999年,上级有关部门开始组织专项研究论证,钱卫平和他的团队从中看到希望的曙光,几年来的倾心研究有了付诸实践施展拳脚的平台。他们抓住机会主动出击,组织力量一下子撰写了七个技术报告带到大会上。没想到的是,主办方没有给他们一分钟的发言机会。
“因为那时候我们在这个领域,是一名标标准准的新兵,人家不认你”,多年以后,谈起当时情景,钱卫平如是说。
面对挫折,他和他的团队丝毫没有气馁。参会的几天里,钱卫平带着李岩松等十多个团队成员努力争取各种微小机会,积极向主办方和有关领导、专家阐述他们的技术主张,终于取得了一些权威专家的支持:给了两个小课题,试试他们的水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钱卫平把这两个小课题当成“火种”一样积极培育、精耕细作,很快拿出了像样的研究成果,送给上级机关审查。一位主管领导看后,由衷地称赞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从此,上级逐渐将一些更重要的研究工作交给他们,研究所也逐渐成长为我国多项重要空间试验的抓总单位。
2002年5月,上级机关责成该所主导某新型任务立项综合论证工作。这是一个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由多个系统构成的复杂演示验证体系,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9月30日,总装科技委朱光亚主任要审查论证情况,留给钱卫平和团队的时间只有短短4个月,大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压力就是动力,挑战就是机遇。钱卫平带着团队与时间赛跑,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总体论证。在连续奋战的13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陪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时间很快来到了9月29日晚。为了第二天的汇报一举成功,他和项目组对技术细节问题一一进行了反复推敲论证,直到十分满意为止。30日凌晨四点多,当他们带着论证方案走出办公楼时东方已经泛白。“六点半就要坐车去汇报了,我们就不回去打扰家人休息了吧?”钱卫平看着吴正容、王东亚等几个同事,大家都会心一笑。于是,他们坐在办公楼前的台阶上,仰望着星空,探讨着汇报,带着即将成功的激动与喜悦,直到天亮出发。
正是凭着对引领技术前沿、推动创新发展的那份深深忧患与执着追求,凭着对高新技术的深入分析和深刻把握,他们的方案最终获得了朱光亚等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为顺利上报中央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钱卫平又开始着手研究分布式雷达研制和脉冲雷达高精度测量技术两项新的课题,旨在加强对近地厘米级小目标的编目管理,并突破高动态条件下雷达信号处理和高精度测定轨技术,更好地掌握空间态势。
业内人士都知道,观测千里之外一个厘米级的目标,就好比是从飞机上观察地面的一根头发一样,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为了确保卫星安全运行,即使厘米级的目标也绝不能放过。“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厘米级”,钱卫平斩钉截铁地说道。他那坚毅的目光再一次注视着远方……
星空包罗万象,那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让他始终站在全局采百家之长铸大成智慧
“集大成、得智慧”,是我国系统工程开山鼻祖钱学森对系统总体思想精髓的高度概括。研究所就是在钱老系统工程思想主导下成立的。
作为总体单位,研究所职能任务处于顶层、关乎全局,必须站位高远、博采众长,方可实现集成最优,熔“零金碎玉”为“完整大器”。
我国新一代载人航天测控网,是钱卫平带领团队实现集成最优的经典案例。
2007年,钱卫平出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上任以来,他就致力于寻求航天测控网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历经神七至神九三次任务,他带领团队科学统筹国际与国内、陆海天基、不同测控设备等资源,既考虑全网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兼顾各中心、测站(船)的环境条件和可行性,设计建成了陆海天基三位一体的高实时、高精度、高速率、高覆盖航天测控网。伴随着天链一号三颗卫星组网成功,测控覆盖率达到了100%。在2013年即将实施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这一迄今为止最复杂、最完美的测控通信网,必将促成陆海天基携手护航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新跨越。
关键问题攻关,同样闪烁着他和团队集大成的思想。
2012年6月的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施过程中,手控对接既是最大看点,更是最大难点。“除了考验航天员,剩下的主要是测控”,业内人士这样看待手控对接。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能提高1分钟哪怕1秒钟的测控覆盖,对航天员安全来说都至关重要。为此,钱卫平带着团队连续奋战两个昼夜,经过周密分析和再三斟酌,果断提出可充分发挥3艘远望测量船灵活机动的优势,在完成自动对接测控任务后,进行长途海上奔袭,在手动对接前形成连续搭接覆盖的总体思路。这一创新举措的有效实施,赢得了长达54分钟的地面连续测控时间,确保了手控对接更加稳妥可靠。
“三网合一”是钱卫平带领团队凝聚总体智慧、促成重大飞跃的又一项突出成就。
2007年,钱卫平担任863计划某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负责相关系统建设工作。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钱卫平创造性地提出综合利用国内现有的航天测控、人卫观测等资源,增加必要的关键设备,在应用层面实现信息共享的“三网合一”建设思路。这一思路不仅促进了各承研参试单位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成功地克服了多部门行政管理的制约,实现了国内现有资源的相互共享和协同发展,取得了“1+1+1>3”的增效,填补了我国在空间目标探测识别技术领域的空白,保证了多类重大技术验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重大任务中博采众长,日常工作里也是一样。研究所有位叫柳仲贵的研究员,学术上独树一帜,很有见解。因为经常在技术会议上持不同观点,跟大家争论不休甚至“吵架”,被钱卫平形象地定为“反对派”。
采访中,柳研究员告诉记者:“我喜欢当这个‘反对派’,学术上就是要敢于持不同意见,最重要的是我提出的一些有用的观点,钱所长都吸纳到工作中去了,这让我有成就感。”
星空浩渺无垠,那份寻找出路的使命担当,让他在追梦的路上始终与探索和改革息息相伴
近年来,随着研究所职能任务的急剧拓展,工作繁重与人员紧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线同志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许多同志长期过着“白+黑”“5+2”的生活。如何破解困局,是摆在钱卫平和他的团队面前的巨大难题。
“出路在改革,不改革再发展就难以为继,必是死路一条”,钱卫平和党委“一班人”思想高度统一。
改革的第一刀直指日常办公中的弊端。以往,全所没有统一的网络办公系统,科研文件都是用纸质打印稿报批,标审、审核、会签、批准等都得一趟一趟找人签字,赶不凑巧的话跑三五躺都不一定能签到字,效率比较低下。在钱卫平的主导下,全所很快建起了信息化办公系统,实现了网络在线办公,科研人员报批文件只需一次在线提交,系统自动处理流转过程,相关人员网上签批。仅此一项,全所每年可节省近20人大约5000个工作日的劳动量。
科研办公系统经过不断完善,还逐步实现了项目管理、计划调度、人员培训、知识共享、经费结算等诸多在线功能。
随后,综合量化考评体系改革拉开帷幕。对研究所类型的单位和人员的评价历来很难。但没有评价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是一潭死水。钱卫平下定决心搞综合量化考评。
对单位,建立机关和基层双向考评制度,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了机关和基层双促双进。对个人,坚持实绩量化与民主测评相结合,实现了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最难的改革来自科研管理。这几年,研究所每年承担1100多项科研任务,原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任务需要,难以实现综合科研能力的持续快速生成。
对这一问题,钱卫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全面分析改革风险,系统调研国内外先进经验,深入研究综合科研能力生成规律的基础上,2009年钱卫平果断提出以系统工程科研管理改革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构建系统工程、预先研究、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和技术基础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科研管理体系改革思路。
经过反复论证、设计、推演,2011年构建起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五位一体科研管理改革总体方案》《系统工程科研管理暂行办法》《学科专业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等8项管理规定,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
通过构建技术、指挥两线分离的项目管理模式,打破系统工程管理瓶颈,提高质量效益;通过规范课题指南生成机制,加强课题全过程管理,促进新理论、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发挥预研工作对科研任务的基础与先导作用;通过整合学科专业方向,建立专业带头人队伍,制定专业技术活动组织流程,提升学术能力、增强技术储备,为科研任务和人才培养提供学术技术支撑;通过将人才培养与技术岗位相结合,建立人才、项目、成果一体化培养模式,加速领军和拔尖人才成长;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换版、新型科研协同平台研制为契机,全面提高技术基础建设水平。
“五位一体”改革的有效实施,实现了综合科研能力生成要素的协同、平衡推进,为科研工作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星空宁静高远,那种追求忘我的超然境界,让他始终以一种纯粹、痴迷与完美之心对待每件事
专注是一种精神,忘我是一种境界。凡成大事者,无一不专注、不忘我。痴迷技术、追求真理、尽善尽美……采访中发现,这些质朴本真的特质汇聚于钱卫平一身。
——保持纯粹的科研品质从不退色。时下,有些专家一旦当了领导,在技术上就基本超脱出来,或者只把把方向、作作决策,不问其他了。可钱卫平当领导近20年来,对技术的那股执着劲儿丝毫没有减弱。这些年,虽然名气大了,职务高了,他依旧沉迷技术。
他很“专”。他的办公室里经常聚着一大群科研人员探讨问题,有时一个技术上的细节讨论起来就是大半天。采访中,一位机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钱所长办公室内外的“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里面,一群人围着他研究技术问题,钱所长侃侃而谈,场面热火朝天;外面,一群人干巴巴地等着向他汇报工作,他就像不知道,依然专注技术讨论……
他很“痴”。上下班的路上,食堂就餐的饭桌上,时常见到他与技术人员一起探讨工作,向一线岗位人员了解情况。有好几次生病期间,他还在想着某个关键技术难题,于是匆匆打完点滴,又一头扎进办公室。
——追求真理的科研劲头从不减弱。几十年如一日,钱卫平在学术研究上始终保持着一股浩然正气。不畏权威、敢讲真话,不是他脾气使然,而是敢于追求真理的秉性所致。
在一些高层技术会议上,钱卫平敢于直言,善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技术主张。为了一些重大技术问题,他总是据理力争,有时快言快语,难免带些“火药味儿”,弄得有的单位下不来台。会后,当对方真正理解和认可他的技术主张时,又都很佩服他。与钱卫平共事了20多年的董光亮副所长说,老钱发言让人尴尬是常事,但他考虑问题都是从技术本身出发,不带任何个人利益。一位军工企业领导这样评价老钱:时下多少人在权威面前囿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钱卫平这种不惧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追求完美的工作标准从不降低。“我是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希望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这是钱卫平时常跟身边人讲的一句话。
许多同志“怵”他。采访中,综合计划科科长孙威深有感触地说:“所长的办公室可不好进,除非你做好了充分准备,否则被他问住是常有的事,闹不好就得挨批。”此言不假,许多同志都感同身受。为了向所长请示汇报工作,大家需要提前做很多功课,对方方面面的情况都了然于胸了,才敢进所长的门儿。正是得益于钱所长的严要求,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工作标准都提高了很多,成长进步也更快了。
许多同志“敬”他。某研究室主任王东亚向记者讲到,“二十多年前,钱所长还是组长的时候,我是组员,那时的稿子都是手写的。有一次,我写了一篇论文交给他审阅,他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审阅、指导,前后改了十稿,对我触动很大,确实很敬佩他”。多年以后,钱卫平身上这种科学严谨、追求极致乃至近似苛刻的作风,从没有改变。有时为了审改一份技术方案,他可以通宵达旦不休息,就连文件中的错别字,他都一一指出,一晚下来,几百页的方案被他改得密密麻麻。
三十载栉风沐雨,一路上披荆斩棘。回头看,星河灿烂;向前望,星空无限。来不及拍打身上的尘土,钱卫平和他的团队向着他们的“星空梦”再次出发。
一切,都有浩瀚星空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