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DeepSeek来了,你还用搜索引擎吗
□ 科普时报记者 陈 杰

    网上查找资料时,你是选择AI大模型,还是更偏向于传统搜索引擎?

    随着DeepSeek席卷全球科技圈,搜索的应用逻辑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曾经“不可一世”的传统搜索巨头们,更是被推搡着站到了技术迭代的十字路口。来势汹汹的大模型将给搜索领域带来什么变化?两者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大模型有可能取代传统搜索引擎吗?

    “过去20年里,搜索引擎宛如尽职的‘图书管理员’,总能在庞大的资料库中定位相关信息,就像为用户从书架上找出对应书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李博涵说,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出现后,搜索体验迎来革新。大模型不是简单“递书”,而是化作“专业讲解员”,将零散信息巧妙串联,形成更具价值的内容链。

    这种转变,源于底层技术的本质差异。李博涵介绍说,搜索引擎依赖爬虫技术抓取、索引构建和排序算法等,处理像“南京今日天气”这类明确需求时得心应手,面对“适合雨天听的治愈系歌曲”这类模糊需求,则难以应对。“大模型基于海量知识库,具备强大的语义理解与内容生成能力,输出的并非单纯知识点堆砌,而是智能整合、深度理解后的解决方案。它不仅能洞悉‘雨天’背后的情感诉求,还能依据用户听歌历史,精准推荐个性化歌单,让搜索更懂你。”

    但实际使用中,用户似乎还是习惯于用那个熟悉的搜索框来查快递、找附近餐厅、追踪热点新闻。虽然结果页面广告较多,需要花点时间筛选用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而大模型却能更简洁直接地给出精准答案,也能像聊天一样引导用户获取更准确的信息。不过,由不实数据产生的“AI幻觉”,时不时也会让大模型给出看似合理却错误的内容。

    “搜索引擎依然是即时信息的王者,用户只是不再满足于浏览冗长的链接列表,渴望直接获取结构化答案,甚至是跨平台的信息整合。而这些,刚好是大模型的优势所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说,大模型与传统搜索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更多地将会呈现出“技术互补+生态共建”的态势。搜索引擎通过接入大模型,可补齐推理能力短板;大模型则借助传统搜索数据与流量优势,亦可快速扩大应用场景。

    不待用户作出选择,百度、腾讯已经将DeepSeek接入到了自己的搜索业务,谷歌、必应等巨头也在进行相关探索。行业人士认为,这种融合式发展可能催生出全新的搜索交互模式和商业形态。“当然,更深层的变革在于搜索入口的迁移——智能音箱、AR眼镜等新设备正在催生更自然的交互方式,搜索的未来将更具想象力。”王鹏强调。

    (手机上的大模型APP该怎么选?详见7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