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浅说》,汪品先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
编者按 科普图书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知识普及的重要工具,科普图书的创作力和传播力,也是国家科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科技部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为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入围图书的风采,本报特开设“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巡礼”栏目,将陆续推介相关书籍。
==============================
汪品先院士撰写的《深海浅说》是一本优质的海洋学元科普书籍。“元科普”是工作在某个科研领域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或团队)生产的科普作品,不仅为科普作品提供了可靠的素材和令人信服的理据,还传递了探索和创新过程中所饱含的科学精神。
自20世纪80年代起,汪品先院士开始做海洋科普。在2020年出版的《深海浅说》一书中,他对深海知识展开科普,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了严谨细致的知识,为元科普创作带来了诸多启示。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过程非常漫长,海洋科学史的曲折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经验。汪品先院士将这些历史经验写进书中,并反复强调两个关键词:“纠错”与“进程”。在19世纪,科学界曾流行“深海无动物论”,海克尔提出“原始黏液即生命起源”的假说;随着深海科研的深入,这两个假说在后续的探索中被推翻,但深海黏液后来又重回生物学研究的视野。真实的科学探索史就是如此充满戏剧性,人类在通往真理的航路上劈波斩浪。
《深海浅说》列举了科学史上诸多“纠错”与“进程”的实例,成功描绘出科学发展历程的“整体性”和“流动性”。20世纪50年代,限于条件,人们认为深海中微生物并不活跃,后来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进步,科学家逐渐认识到深海中也有着蓬勃繁荣的生物圈。科学界也随之引发了关于“自然哲学和科学世界观”的深层思考。读者可以从书中体会到科学“进程”的立体性、多维性、发散性。
汪品先院士长期从事一线研究,又善于将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因此《深海浅说》兼具准确性、趣味性、深刻性。如何让专业知识更易被读者接受?笔者认为,该书做到了以下四点。
首先是采用大量的实例。书中各章节都融入了具体案例,如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通过该事故,作者引申探讨了深海原油如何污染海洋系统、改变深海生态等话题。其次是应用贴近生活的类比。如“5700km相当于北京到莫斯科的距离”“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长1033m,这种油井的钻具长度相当于5到7条步行街相连接”等,将数据化为日常场景,变抽象为具象。第三是文理兼容。该书引用《下潜半英里》《永久的黑暗》两本著作中的内容,并用成语、古诗作为论述的支点,刷新了读者对文学作品、文学意象的理解,让科学现象和原理变得亲切有趣。最后是对图片的运用。《深海浅说》一书共附图150张,既有科学原理类图表,也有天文史料类插图,还有大量精美实拍照片,拉近了读者与文字的距离。
汪品先院士能将深海知识讲述得如此生动,除了几十年致力于科普事业外,更因他曾潜入水下,亲见过、拥抱过深海,感性体验令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元科普创作要在读者和科学之间架设一座桥梁,铺就利于知识传播的公共浅滩。如何让好奇求知的人类一睹科学的伟大与神奇,《深海浅说》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范例。
(作者系书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