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展品悄无言 西迁有大爱
——从上海到西安,为了可爱的新中国
图为交大西迁博物馆一角。 (作者供图)

    □ 杨凌 慕倩茜 赵磊

    这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是爱国知识分子建设西北的一次“长征”。

    68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西部高教力量薄弱的状况,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上海迁到陕西西安,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由此也诞生出“西迁精神”。

    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的交大西迁博物馆内,2000余件展品、图片,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一张车票开启西迁征程

    1956年8月10日,上海徐家汇车站。上千名交大教职工、家属和学生带着行李,冒着酷暑,挥别上海,登上了开往西安的专列。

    交大西迁博物馆里,一张粉色的车票,承载着那段激情燃烧的记忆。车票左上角是高楼和书桌的图案,右下角是一辆疾驰的列车。上方的一行字格外引人注目:“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这10个字,鲜明地揭示了西迁的主题。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出发当日,交大人满怀着憧憬和希望,车厢里回荡着欢快的歌声。

    然而迁校之初,这所麦田中的大学是南方学子从未见过的景象:马路不平、电灯不亮,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街,毛竹搭建的草棚大礼堂冬冷夏热、顶棚透光……

    艰难困苦,阻挡不了西迁拓荒者创业创新的理想信念。至1956年9月,6000多名交大人汇聚古都西安,新校园也从一片麦田中拔地而起。

    “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1957年发表在交通大学校刊上的这首《长安好》,道出了西迁人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的豪情壮志。

    一张照片定格踏勘选址

    博物馆里,一张拍摄于麦田里的老照片,向后人讲述着西安交通大学选址的故事。

    1955年5月初,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由沪赴北京开会,会议结束即转赴西安视察了解情况。随后,他电邀学校的五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学科高等教育奠基者朱物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领域专家程孝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冶金与金属材料专家周志宏,中国电机之父、中国电机工程教育专家钟兆琳和热力工程学家朱麟五到西安共商西迁事宜,踏勘选定交通大学在西安的新校址。

    老科学家一行乘车到西安南廓门下车,步行向东,沿着当时还是一条土路的咸宁路,又踏上一条向麦田中延伸出的蜿蜒小路,一路东南,走向尚未开发的新交大。那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南望天际一抹微云,终南山隐约可见,大地上良田千顷,麦浪轻翻,一望无垠,八百里秦川一派祥和景象。在如此开阔的平原沃野建设新交大,老教授们都很满意,当即就选定为校址。

    一封来信坚定西迁决心

    1957年,受国际形势与国内实际建设情况的影响,社会各界掀起了对交大迁校必要性的讨论。到底该怎么迁?举校西迁还是主体搬迁?牵动着全体交大师生的心。在众多声音中,广大师生特别在意交大校友的看法。

    当年6月26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致信母校,谈到对待迁校的态度:“我们应该服从并支持这样的决定。我们不是说党在科学事业的安排布置方面一定能领导吗?既然承认党能领导科学,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党的决定呢?”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诚恳剀(kǎi)切,坚定了师生们的西迁决心。

    钱学森发自肺腑的热切期盼,也正是交大师生的共同心愿。当年7月,在校刊登出这封信后,集中了全校智慧的、更加完善、更趋可行的交大迁校新方案拟定出来——交大主体部分迁往西安,同时保留上海部分,豪情满怀的迁校大军再次启程。

    目前,交大西迁博物馆已获批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31个基地或教学点,向公众生动诠释着“西迁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知识分子忠于祖国人民、担当责任使命,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作者杨凌系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慕倩茜系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宣教部工作人员,赵磊系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展陈部工作人员)

==============================

    打卡小贴士

    交大西迁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内,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夏季(5月-9月)9∶00-17:30,冬季(10月-次年4月)9∶00-17∶00,讲解服务需提前预约。详情咨询029-82666292。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