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科技馆“无声的惊雷”展览的展板内容。(中国科技馆供图) |
图为2014年10月14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21厂负责原子弹总装的二分厂消防中队外,当年的消防车依然停在门外。视觉中国供图 |
图为中国科技馆“无声的惊雷”展览的展板内容。 视觉中国供图 |
近日,一幅“合影”亮相中国科技馆“星耀中国 科创未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科学家精神系列展”。23位“两弹一星”元勋们的集体画像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眼角的皱纹仿佛藏着岁月的故事。
“他们共同奋斗了几十年,竟没有留下一张合影。”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中国科学院大学杨华教授创作了这幅画。她告诉科普时报记者:“人物形象紧密排列,寓意23位元勋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群体,率领着千千万万科研工作者,从大漠中的‘两弹一星’研制基地,走向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驻足于“无声的惊雷”展览,我们回望的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走出的,一条荒凉悲壮、荆棘丛生的长路,展望的则是一个科技发达、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把‘两弹一星’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之变成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不受欺负,就要造原子弹
新中国成立之初,屡屡受到核讹诈,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大批科学家听从祖国的召唤,纷纷回国。当时,恰好国家地质部发现多处铀矿,人有了,资源也有了,毛主席心中“中国一定要研制自己的原子弹”的伟大构想终于落锤敲定。
1956年,我国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规划,其中列为第一项的便是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还部署了两个更大项目,即原子弹和导弹。
建设者们以“三顶帐篷”起家,挖土方、盖厂房、建铁路、修公路,短短4年时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
1961年7月16日,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随后,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十五人专门委员会正式成立。
正因此,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郭永怀等许多科学巨匠突然从国际科学界神秘消失,隐姓埋名来到221厂。经历了大型爆轰试验、核装置聚合爆轰产生中子试验、首次核爆试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取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第一缕“光”,照亮航天强国路
发射场区万籁俱寂,聚光灯如白昼一般,照在矗立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上。
“点火!”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指挥员一声令下,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向浩渺太空。
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天,这一天由历史书写。
时间倒回,1957年,苏联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次年,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继续推进。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该报告计划在1970年至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为其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代号“651”。
1967年下半年,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孙家栋临危受命,负责卫星的总体设计。他从方方面面挑选出搞导弹的、搞卫星的、有系统工程经验的、有特长的18位技术骨干,承担卫星本体的研制任务。
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科研团队一点一滴攻克技术难关。伴随着“东方红一号”的序曲,1975年11月底,在贵州凯里地区,一顶巨大的降落伞从天而降。这个“天外来客”,就是新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星空浩瀚,探索无止。经过一代代“牧星人”的不懈努力,一颗颗“中国星”被送入寥廓星空,在科学探测、交通出行、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粉身碎骨,不求青史流芳
当年搞“两弹一星”,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这既是保密要求,又是创业者的集体自觉、使命自觉。
展板上邓稼先的全家福,温馨、罕见。1958年起,接到原子弹研制任务后,邓稼先隐姓埋名一干就是28年。临别前,妻子许鹿希猜到了丈夫心事重重,无论问什么,邓稼先的回答都是“去远处出差”。
在爱国精神的感召下,声声“我愿意”的誓言,从祖国大地纷纷发出。
原子弹理论研究、研制生产基地和试验基地建设,从起步开始,都得靠自己背水一战。缺少文献资料,邓稼先带领一批大学生分头搜寻,跑遍所有大大小小的书店和图书馆;缺少实验条件,王淦昌、陈能宽带领团队,从土方法上改造,以超人的精力与时间赛跑;周光召用“最大功原理”从定性角度验证“九次计算”的结果是对的,使我国原子弹的总体理论设计走出困境;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苦战100天,终于拿出一套从原理到构型相对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一位女技术员为追赶一张精心绘制的图纸,永远地消失在大漠深处。”
“1114爆炸事件后,第二天我们去看,看不到遗体,全打得粉碎。”
一篇篇报道中,一段段故事里,我们看到,“两弹一星”精神远不止于隐姓埋名。这一刻,“粉身碎骨”,不是形容词。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或追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们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他们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