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
昆曲:戏曲芳苑中的“幽兰”
□ 高桃芝

    非遗文化之窗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昆曲幽怨婉转的唱腔叙述着《牡丹亭》的生死爱情。一部昆曲通常包括十几折,具有完整的表演程式。演员在曲笛的伴奏下亮相开腔,节奏舒缓,一唱三叹,极有美感。

    昆曲,又称昆山腔、昆剧,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被喻为戏曲芳苑中的“兰花”。其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昆曲的诞生比京剧还要早几百年,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起初,昆曲影响不大,只是一个小小的江南地方戏,属于“南戏”系统。元末明初,昆山人顾坚把流行于当地的戏曲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最早的雏形。

    昆曲真正走上正轨,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等人以昆山腔为基础,兼收南北曲之长,形成低回婉转、悦耳动听的“水磨调”风格,昆曲至此基本成形。明代戏剧家梁辰鱼用改革后的昆曲形式编写了剧本《浣纱记》,搬上舞台演出,轰动江南。自此,昆曲的幽香飘出江南,传到京城、传进宫廷,逐渐成为风光无二的宫廷雅乐,从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风骚近300年。清末,昆曲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以来,昆曲艺术出现了转机,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轰动全国,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了昆曲剧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又有“下里巴人”的通俗,以鲜明、浓厚的文学性为特色,曾将中国古典戏曲艺术推上巅峰,在艺术上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昆曲曲文秉承了古典诗、词、赋、赞的文学传统,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其中梁辰鱼、汤显祖、洪昇、孔尚任、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昆曲积累了大量的剧目,有400多出折子戏,代表性剧目主要有《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十五贯》《桃花扇》《长生殿》……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水磨调”奠定了昆曲演唱的特色,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声调清柔委婉,变化增多,华丽婉转的唱腔特点也愈加突出。昆曲念白儒雅,生活气息浓厚,有南昆和北昆之分,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昆曲的伴奏乐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

    昆曲表演载歌载舞,抒情性强,动作细腻。其舞蹈身段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着重写意的舞蹈;另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动作,又是表达人物性格心灵和曲词意义的有效手段。昆曲拥有一整套角色行当程式和技巧。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之下,又细分二十小行,称作“二十个家门”。各个行当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再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昆曲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获得了“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昆曲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昆曲的文化价值之高。

    昆曲之美,美在唱腔、身段,美在辞藻、情意,美在整个气质与氛围,宛若幽兰在戏曲芳苑中绽放出迷人的芬芳!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