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30日 星期五
科技助力 草原碳汇大有可为
□ 科普时报记者 季春红
8月25日,那曲市尼玛县尼玛镇塘鲁村,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提灌设备,灌溉人工种植的草场。
8月25日,那曲市尼玛县尼玛镇曲巴村,巡护人员在人工草场进行生态恢复情况监测记录。
8月25日,那曲市尼玛县尼玛镇塘鲁村,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监测智能提灌设备的运行情况。
7月29日,那曲市尼玛县甲谷乡折乡村,大型机械设备在海拔4773.2米的区域进行人工种草。汤春 摄
8月24日,那曲市尼玛县尼玛镇木嘎热色村,牧民在检查牧草生长情况。牧草根系越发达,在土壤里吸附和固化二氧化碳的能力就越强。
8月24日,那曲市尼玛县尼玛镇,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在草场上吃草。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藏羚羊、野牦牛、岩羊等珍稀野生动物在尼玛县境内的活动愈加频繁。(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季春红摄)

    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碳库,它能在光合作用下,通过植被的叶面吸收及根茎输送,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草原植物体内和草原土壤中,形成碳抓捕的“超级容器”。青藏高原草原资源丰富,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日前公布的第二次“青藏科考”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已整体实现碳中和,这也反映了青藏高原在持续改善草原生态系统、发展草原碳汇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生态环境脆弱。科普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多年来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草原曾一度出现了面积减少、生态退化的情况。为扭转这种局面,近年来,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地通过土壤改良、人工植草、智慧灌溉等科技手段,不断加大对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投入力度,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和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持续增强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西藏是全国天然草原分布面积最大的省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西藏草原总面积达12.01亿亩,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30%。中央第十批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委副秘书长、尼玛县委副书记孙鹏告诉科普时报记者,为促进高寒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1年,西藏率先启动了阿里地区和那曲市草原碳汇项目开发,项目规模为990万亩,其中那曲市草原约430万亩,年均开发碳汇量约37万吨。尼玛县作为那曲市草原面积最大的县,参与草原碳汇改进开发的面积为80万亩。除此以外,尼玛县还有100万亩左右的草场适合开发草原碳汇项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