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9日 星期五
古生物学家体验多面人生
□ 杨虚杰
《一个古生物学家的多面人生》,苗德岁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编者按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本报将陆续推出暑假书目。本期分享两位中外科学家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心得,带领孩子们走近知名科学家,了解其文理兼备的科学思维。

==============================

    暑期书目

    今年,《一个古生物学家的多面人生》新书问世。该书作者苗德岁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业后,曾留学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作为一位古生物学家,苗德岁与张弥曼先生、周忠和院士、邓涛研究员等保持着密切互动。

    笔者向苗德岁约稿时,他表示,由于曾经中风,医生建议不要太劳累,故已减少了工作量。最近收到苗德岁的新著,也是他70岁的自选集《一个古生物学家的多面人生》。笔者更想知道,他为何有如此大的科普创作热情与能量。

    《一个古生物学家的多面人生》被定位为一本兼备科学性、文艺性和趣味性的“闲书”。因为在“闲”处,人们能看到趣味、看到机关。人们常说“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而苗德岁的人生却完全不是如此。

    苗德岁在该书“写在前面”的话中写到了他和美国导师在野外工作的经历——

    “显然,导师和我自己从一开始就都意识到,我并不属于这一类型的人才。所幸同行中还有一类被称作‘扶手椅型的古生物学家’,这类人一般的形象是坐在办公室扶手椅里,擅长读书写作、舞文弄墨。当然,他们也是古生物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类人。”

    “那时我从伯克利带去刚出版不久的斯蒂芬·古尔德的两本书,即《自达尔文以来》和《熊猫的拇指》,利用野外空闲的时候阅读。有一次导师看到了,就对我说:‘斯蒂芬的文笔很好,你得好好向他学习。干我们这一行,科学传播十分重要……’”

    苗德岁以科学家的视角展现出对阅读与写作的热情,他在“读到穷处句便工”一文中写道,“读书是私密的事,写作则是功夫活儿”。

    “不过,我是《纽约客》《纽约书评》和《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专刊’的忠实读者,40年来如一日,坚持不懈。通过这些报刊,我发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小众书,而且大多用心阅读过。”

    “大凡‘功夫活儿’,都是要练出来的;跟百炼成钢一样,写作是门需要通过多读多写,长期练就的本事。没有谁敢说自己是天生的作家。”

    通过上述文字,笔者感觉到苗德岁有一支如椽大笔,没有驾驭不了的体裁。无论是怀念文章,还是评论综述,作品总是意境高远、情致蕴藉,既有诗情,亦有哲思。书中引用的泰戈尔的诗与顾炎武的名句、讲述的达尔文与威尔逊的故事,文理交融、趣味种种,让笔者深刻感受到苗德岁涉猎之广与趣味之雅。

    就在收到此书的前几天,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张尉小友送给笔者一本美籍华裔地质学家许靖华著的旧作《莫扎特的爱与死》(2006年12月出版)。苗德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我更心仪的是作曲家”,这句话成为《莫扎特的爱与死》一书的序言标题。苗德岁曾说:“大凡科学大家们,多是文理兼通的。做学问无非二途,或通识,或专精……而成就大学问的人,光专精往往是不够的,因为视野会受到局限。”

    透过苗德岁的书,我们了解到,古生物学家以研究大自然及生命演化史为业,他们兼具明智、聪慧、深刻等特质。更重要的是,他们笔力甚健,会讲好听的故事。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