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实用手册:让营养不“打折”
□ 冯淑菊
AI制图

    母乳喂养的实施从女性分娩时就已经开始了,它是一项技能,甚至需要学习、练习、改进、再学习。纯母乳喂养的定义是产后6个月内除母乳外,不给宝宝喂其他食物(维生素D除外)。世界卫生组织鼓励母乳喂养到婴儿2岁及以上。新手爸爸也要做好准备,因为母乳喂养的成功实施与家庭的支持理解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情绪舒缓,促进母乳喂养顺畅。那么,实施母乳喂养要注意什么?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在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妈妈最好将新生儿放在腹部,进行皮肤接触,尽量持续一个小时。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体温,更有利于刺激乳汁分泌。有了早接触,新生儿便会展现“本能”,主动寻找乳头。越早开始哺乳,妈妈的产奶量就越多。建议妈妈和新生儿尽量全天24小时都在一起,母婴分离的时间尽量不超过1小时。

    按需哺乳,守护“宝贝粮仓”

    当新生儿饥饿或妈妈涨奶时,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一旦乳涨,产妇的大脑就会发出负反馈,造成乳汁分泌减少,这也是人体防止乳腺炎的保护机制,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及时吸空乳汁。

    找好最佳角度,让宝宝吃得香

    正确的哺乳姿势包括摇篮式、橄榄球式、交叉式、侧躺式、半卧位式等。无论哪种姿势,都要保证婴儿的头部与躯干呈一条直线,身体贴近母亲,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妈妈要同时托住婴儿头部和臀部。

    含接是一个易被忽视但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环节。含接的要点包括“一托”“二刺激”“三含乳晕”。妈妈用C字形手法托起乳房,用乳头刺激婴儿的口周围,当婴儿口张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到婴儿口中。这样能避免引起乳房明显疼痛。

    读懂饥饿信号,确保及时供奶

    婴儿早期饥饿信号包括:醒来、张嘴、舔嘴唇、伸出舌头、流口水、扭头寻找奶头和试图吃手等。若宝宝哭闹不止,说明他已经“饿过头了”。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妈妈们最好保持每日不少于8-12次的吸奶频次,有利于提升泌乳量。夜间是泌乳素分泌的高峰,建议母乳喂养意愿强烈的妈妈,夜间吸奶/喂奶的间隔时间尽量不超过5小时。

    营养均衡,奶源“工厂”要保障

    产后早期,妈妈的乳腺导管尚未完全通畅,此时不宜“大补”,否则易“堵奶”“涨奶”。哺乳期妈妈饮食的总体原则是保证营养充足、均衡。烟、酒、咖啡、浓茶、巧克力等可以进入乳汁的食物,应该限制摄入量。

    (作者系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护士长、“爱伴初生”“37℃的关爱”团队成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