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北”的配图和流变。(作者供图) |
“京”的配图和流变。(作者供图) |
在最近的热播剧《玫瑰的故事》中,男主角之一方协文歇斯底里地质问女主人公黄亦玫:“那你偏要去北京什么意思?北京到底有谁在呀?”一时间,“北京到底有谁在呀?”这个梗在网上大火起来,短视频上到处是“二创”,还都是官方号,隔空回应方协文的问题。网友也纷纷晒出北京的著名景观,道出北京的独特之处。今天咱们也申请出战加入“二创”,“北京”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呢?
“北”字的甲骨文很有意思,像是两个人背靠背站着,本义就是后背。古时候两军对垒,一方打败仗逃跑了,只能看到后背,所以叫“败北”。所以“北”和打败仗就关联起来了,像《国语·吴语》中“吴师大北”就是吴国军队大败的意思;“三战三北”就是屡战屡败的意思。打了败仗的一方逃跑了,胜利的一方从背后追击,这叫“逐北”。有个成语叫“追亡逐北”,指的就是追击逃跑、败走的敌军。
人们都喜欢阳光,因此北半球的房子一般朝南开窗,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房子的“后背”对着的方向就是“北”。“北”由此引申为北方、北边。这也是“北”现在最常用的意义。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北”表示方向,是假借义,跟本义没有什么关系。
人们怎么辨别北方呢?白天有太阳,很容易辨认,到了夜晚可以看“北极星”,夜空中还有“北斗星”。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就取名为“北斗”。
由于“北”后来一般表示方位了,人们又创造了“背”这个字。上面的“北”既表示后背,又代表读音;下面的“月”来源于“肉”,表示和肌肉、身体有关。
再来说“京”字。它的甲骨文像一座高高的多层塔楼,本义是人工筑成的高台。古时候经济不发达,并不是到处都有高台,只有国都较为繁华,有比较高的建筑。“京”由此引申为国都、首都,比如“京城”“京师”。现在“京”常常特指北京,比如“京剧”,是诞生于北京的剧种。地道的北京话俗称“京片子”。
北京历史悠久,这一地区曾经诞生了古老的蓟国和燕国。到了辽代,这里成为“五京”之一。辽国实行“五京制”,“五京”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其中“南京”就是现在的北京,也叫“燕京”。金代的时候,这里成为金国的首都,被称为“中都”。到了元代,这里又被称为“大都”,现在北京还有元大都遗址公园。明代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把元大都改称“北平”。后来燕王朱棣夺得皇位后,将自己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意思是“顺应天意”。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颁布《迁都诏》,昭告天下迁都“北京”。清朝一般把北京称为“京师顺天府”。民国时期,北京称为“北平”。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成立前的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主席团提出了四个决议草案,付诸表决,草案被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其中一个决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为北京”。自此,“北京”之名延续至今。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