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阳春三月,风日晴和,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好时节。“树”这个字很有意思,它的甲骨文像手持树苗栽种在盆子里的样子,本义就是种植树木。金文中,树苗样子有所变形。有的篆文中增加了“木”,强调种植的是树;同时把手形写成了“寸”,“寸”也表示手。在汉字简化时,人们用“又”代替了笔画复杂的中间部分,保留了左边的“木”和右边的“寸”,就变成了现在的“树”字。
古人用“木”来表示树,现在这个意思保留在一些合成词里,比如“草木皆兵”;用“树”表示种树,作为动词使用。种树时,需要把树苗立起来。因此,“树”由种树引申为建立、培养,比如“树立”“树敌”。古人有句话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思是栽培树木需要十年,培养人才需要百年,这里的第一个“树”是种植的意思,第二个“树”是培养的意思。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便出自这里。周树人的二弟叫“周作人”,三弟叫“周建人”,“树”“作”“建”的意思在某些意义上是相近的。
“一树新栽益四邻”,房前屋后有树木,既能美化环境,又可以乘凉玩耍。东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宅子旁边就有五株柳树,因而自号“五柳先生”。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到处找朋友借树苗:“奉乞桃栽一百根”“不问绿李与黄梅”。还有文学家柳宗元,因为他姓柳,被贬为柳州刺史,然后在柳江边,带着大家一起种植柳树,因此在诗里写道:“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北宋的苏轼更是种树小能手:“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为此,还有人专门找他拜师学艺呢。他还会嫁接果树,并且技术相当专业。除了自己种树,苏轼每到一处,还号召大家种树。他在杭州做官时,让大家在西湖边种树,形成了“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问柳花”的美景,因而有了后来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到了清朝,名将左宗棠带领部队种下了很多柳树,人们就管这些柳树叫“左公柳”。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在北京驻军时,也带领士兵种了很多树,被百姓亲切地称为“植树将军”。
种树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孟子曾经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有了桑树,就能养蚕、织布,就有衣服穿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在病危时写给后主刘禅:“臣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两袖清风、身无长物,只把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的来源。
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文化:提起柳树,人们便想到古人在灞桥边依依不舍折柳送别;提起桃树,人们便想到《诗经》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提起杏树,人们便想到孔子在“杏坛”讲学,名医董奉留下“杏林春满”的佳话;提到椿树,人们便想到“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椿树长寿,因而以“椿庭”代表父亲;提到松树和柏树,人们便想到它们不屈的气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关于树,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古书里的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位仙女,喜欢吃花花草草,无论白天晚上都不睡觉。有一天偶然吃了一种树叶,竟酣睡起来。睡醒之后,神清气爽,因而把这种树命名为“愉”,以表达“愉快”之意。后来人们把“愉”改成了木字旁,就成了“榆”,也就是现在的榆树。看完这个故事,笔者一直好奇:榆树叶子是不是真有什么特殊功效,想着找机会尝一尝,治一治自己失眠的毛病呢。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