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石景山居民参与猜灯谜活动。 科普时报记者 张英贤 摄 |
![]() |
山东青岛即墨古城灯会将元宵节的气氛拉满。 梁孝鹏 摄 |
![]() |
在2024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上,山东省级非遗高家糖球广受欢迎。王海滨 摄 |
![]() |
天津市级非遗葛沽长乐老高跷展演。 王海滨 摄 |
![]() |
河南浚县古庙会上展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科普时报记者 孙越 摄 |
![]() |
山西晋中民间社火表演团队展示传统社火项目背棍。孙泰雁 摄 |
![]() |
福建厦门历史底蕴深厚、高大壮观的同安大笼甜粿最为特别,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东方 摄 |
![]() |
云南永胜珐琅银器传承人唐建安(左一)在向游客介绍经制坯、掐丝、点蓝、烧蓝、检验等复杂过程制作的珐琅银器技艺。 科普时报记者 赵汉斌 摄 |
2月24日是农历正月十五,我国将迎来甲辰龙年的元宵佳节。猜灯谜、踩高跷、赏民俗……连日来,全国各地正轮番上演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大家在喜乐中感受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各种庆祝活动中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影。古老非遗文化结合新时代元素,正不断融入百姓生活。
在山东青岛举行的2024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上,高家糖球的展位人气格外高,大家争相品尝童年的味道。糖球也叫冰糖葫芦,起源于宋朝。作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家糖球因为品种繁多,香甜酥脆,备受喜爱。
在福建厦门的蒸甜粿(年糕)敬拜天公习俗中,历史底蕴深厚、高大壮观的同安大笼甜粿最为特别,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云南永胜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包含制坯、掐丝、点蓝、烧蓝、检验等复杂程序。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近年来,四川自贡灯会、江苏秦淮灯会、上海豫园灯会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山东准备了济南趵突泉灯会、青岛即墨古城灯会等,北京迎来多场精彩纷呈的灯会,其中龙元素成为花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它通过“非遗工艺”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展现出灯火中的“烟火气”。
与花灯相伴的还有猜灯谜,谜语既寓意美好祝福又启迪智慧。比如广东澄海灯谜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晋江灯谜和漳州灯谜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