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改版的《科普时报》1月12日推出的“院士科普”版,刊出了与院士相关的三篇专稿:汪景琇院士的《观测太阳“打喷嚏”》,朱彤院士的《为地球寻找“体温计”》,以及由任声权撰写,缅怀著名天文学家、“校园科普活动”推动者王绶琯院士的文章《遇到几双“大手”才有幸走进科学》。
新一版“院士科普”今天亮相,新专栏《探秘古龙页岩油》也隆重登场。刘合院士撰写了栏目首篇文章《甲子大庆的古龙新传》,孙龙德院士提供了一幅精美的照片。两位院士还欣然应邀担任栏目顾问,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陆相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作者团队和《科普时报》编辑部同仁都感到深受鼓舞。
我不由地回想起,近些年来在工作中所见识到的院士科普。
2018年4月24日,我到三亚拜访袁隆平院士时,把新出的一期《科普时报》呈上,请他谈谈对科普的看法。他说:科普很重要啊,老百姓借助科普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文化水平,不做“科盲”,就不会陷于迷信,也不容易上当受骗。我请袁老为《科普时报》题词,他提笔写下了这样一行字:“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比翼齐飞。”
20年前,我曾有幸参与王绶琯院士领衔的一个团队,共同策划、组织编撰了《科学家讲科学》丛书。王老写在《科学家讲科学》前言里的一段话,我非常赞赏:“科普的内容,归根结底是出自科学的具体实践者——科学家们的工作,而科学家的科研工作正是针对着“一事一物”运用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过程。因此,一个科学家,特别是精于本行、富有经验的科学家,对古今科研事例的体会,包括对自身科研经历的体验,只要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科学思想和科研方法的很好的普及。”
采访著名数学家张景中院士时,我听他也谈到了类似感悟。他说,他的主业虽然仍还是科研,但他的某些科研领域跟科普的关联度已越来越大。近的有微积分的初等化——也可以说是“校园科普”之一种,而早年他提出并亲身去实践的关于“智能知识平台”软件的设想,则是对科普工作新思路和新工具的一种有益探索。张院士坦言,他这样做也并不“吃亏”,因为科普工作促使他对相关科学内容作了更多的思考。随着科普创作实践的不断深入、丰富,他对科研工作也有了更充分的理解,更开阔的思路,两者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互动。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院士、科学家参与科普工作,不但为社会奉献了一批科普精品,而且还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示范意义。我觉得,科学探索与科普创作相伴而行,实际上也是在专业和普及这两个层面上的沟通与融合,是科学活动的一“鸟”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