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6日 星期五
青瓷茶具辉映华夏璀璨瓷文化
□ 蒋 寒
北京茶叶博物馆馆藏品:上图为宋代建窑描金茶盏,下图为北宋初期青瓷茶盏一对。吕钟 摄

    瓷承华夏

    “烹茶尽具,酺已盖藏。”西汉王褒《憧约》最早提到茶具。而近年从浙江上虞、余姚等地发掘唐代以前的多处青瓷窑址,陆续出土碗、壶、盘等大量饮茶器具,证实青瓷茶具,也是最早出现的瓷器茶具品种。

    两千多年来,随着“茶之为饮”“器之为用”发展理念的深入,青瓷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历史长河中,可谓是几经脱胎换骨,风光无限。

    因茶而兴的青瓷茶具

    两晋南北朝时期,浙江越窑出现了带托盘的青釉盏——堪称最早期的青瓷茶具,釉色青黄,釉面光泽,设计时将盏与托盘粘在一起,为防止饮茶时盏滑脱,备受推崇。这个时期,南方的饮茶之风也逐渐流行。

    到唐代,青瓷茶具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作为当时著名的青瓷茶具产地,越窑不断创新青釉茶具烧制技术,结合茶艺需求,注重造型和釉色,极大地丰富了茶具品种,如风炉、茶鍑、茶碗、茶瓯、茶瓶、茶磨、茶盒等。随之,全国烧制青瓷茶具的著名窑场相继涌现,如浙江的瓯窑、婺州窑,湖南的岳州窑、长沙窑,江西的洪州窑,安徽的寿州窑,四川的邛窑等。然而,陆羽《茶经》却看好,“碗,越州上”“越瓷青而茶色绿”,意思是说,只有越窑青瓷茶具不仅质量好,而且更显茶汤的绿色。在他看来,茶具盛茶之后,如果茶汤呈现的是红、褐、黑色,就算不上好茶具了。

    加之顾况《茶赋》“越泥似玉之瓯”、孟郊“越瓯荷叶空”等力挺赞美,使越窑青瓷茶具一时名声大振,让各地窑场纷纷效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兴盛于唐,繁荣于宋、元的青瓷茶具,到明清时一度“柳暗花明”,特别是龙泉窑传承越窑青瓷特色,在技术上大胆突破,所烧制的青瓷茶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玉质感强,造型优美,产品走出国门,蜚声海外。

    应时绽放的艺术之美

    由于点茶、斗茶和品茶的出现,青瓷茶具作为重要的角色之一,在烧制工艺上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同时,茶艺活动折射出其时代艺术之美,如它在唐代的华贵大度、宋元的沉静精巧、明清至今的质朴素雅,异彩纷呈,绵延不绝。

    唐朝盛世,国泰民安,饮茶风尚盛行。尤其是陆羽的《茶经》问世后,全国的品饮文化得到大力推广,煮(煎)茶法因此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饮茶方式,人们也因此更加遵循“器之为用”理念——追求茶具的美观精致且实用。这时的越窑功不可没,生产的青瓷茶具胎质坚实,坯体光洁、器型规整、釉色青碧、润泽光亮,令品茶者爱不释手。

    因宋代统治阶级崇尚抑武扬文,故饮茶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点茶方式下斗茶的风行,使茶具艺术由此进入全新阶段。茶筅、汤瓶、茶盏为点茶必备工具,点茶技艺促进了茶具生产。其中的汤瓶,即茶壶。相比唐代茶壶,宋代茶壶的壶流与执柄开始变瘦加长。茶盏,推崇白色汤面,以黑釉盏最为适宜,黑釉盏以建窑兔毫盏为最佳,最能显现茶汤颜色。这个时期,青瓷茶具发展达到了巅峰,其器型精美、釉色如玉令人叹为观止。

    到明清,不再以斗茶为乐,开水冲泡法的诞生一下削弱了茶具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茶壶出现,导致青瓷茶具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直到20世纪50年代,濒临失传的龙泉青瓷茶具恢复生产,在融入多元化背景下重放异彩。

    耐人寻味的茶具文化

    “茶之为饮”,归根结底是品,品茶、品具、品文化。自唐代以来,各种“品法”也形成了相应的茶器文化,诸如煮茶法之硕大饱满的青瓷茶器、点茶法之清秀挺拔的青瓷茶器、泡茶法之精致小巧的青瓷茶器,无不深得人心。

    在唐代,煮茶法是最为平常普遍的饮茶方式。关于煮茶法,陆羽《茶经》有详细介绍,如采茶、炙茶、煎茶、饮茶。先将鲜茶叶蒸熟,再捣碎烘干制成茶饼储存,待饮用时,将水置于茶釜中,以炭火烧开,水开至微寻其声时,加入茶末,使其交融如泉涌,也正如《茶经》所言:“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三沸之后,待精华均匀,茶汤煮制完毕,便分于茶碗饮用。

    点茶法堪称宋代的主流饮法。先将茶末放入茶碗,再加少量开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再加开水,并用茶筅搅动,使茶末浮出形成粥面,接着是主人或茶师一手点茶,一手用茶筅击拂茶汤,点茶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使茶汤泛起汤花。点茶法的风行,也让茶壶与茶盏的造型随之变化。

    泡茶法形成于明清,将茶放在茶壶内,以开水直接冲泡,再倒入茶盏中饮用,与之契合的器皿造型样式最终成熟和定型。这时的文人士大夫掀起追求瓷器类玉风潮,崇尚瓷器造型更倾向小巧玲珑、浑圆饱满和精美大方。

京ICP备06005116